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48668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和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柿沟镇中心小学王文婷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起源于好奇,是小学生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小学时代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最容易培养起兴趣,但让他们对语文课产生兴趣,主要还是靠老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如何在语文课上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进而逐步增强他们的能力,是我近年来教学中非常关注的课题之一。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与动机密切相关,如果不存在智力障碍与知识缺陷,学习动机的有无和强度的大小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
2、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和需要基本同义。而诱因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使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 动机主要有三种作用:1、激发行为,使有机体进入活动状态;2、行为定向,使有机体有选择地进入某种活动;3、维持行为,使有机体保持适当的行为强度直到选择的活动得以完成。”对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保持一定的劲头直至所选定的学习任务完成。 兴趣是积极探求某
3、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要想让学生长期保持语文学习兴趣,就应该从学生学习语文动机的内驱力入手,配合各种诱因,以激发学生的自身激励,从而保持适当的学习劲头,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二、控制理论分析学生学习兴趣 控制论认为:要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就要先分析被控体的传递函数,施加适当的激励,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偏差。在施加确定的激励后,响应由激励和传递函数共同决定。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实现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作为激励体是语文课堂的总体调控者和引导者,而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产生自激效应,诱导内驱力,循环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反馈把信息传达到课堂讨论合作中来,形成良性循环。三、新课标分析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5、。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依据,教师应具备以下素养:(1)教师作为激励体,应提高自身素质,注意教师形象;(2)教师应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特别是课堂激励方法;(3)学生作为受激体,内驱力各不相同,教师应切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特质,做到因材施教;(4)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教学中来,除应用有效的激励方法外,教师还应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5)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激励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