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泉小学五数上数学好玩集体备课.doc

兴泉小学五数上数学好玩集体备课.doc

ID:51840220

大小:20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6

兴泉小学五数上数学好玩集体备课.doc_第1页
兴泉小学五数上数学好玩集体备课.doc_第2页
兴泉小学五数上数学好玩集体备课.doc_第3页
兴泉小学五数上数学好玩集体备课.doc_第4页
兴泉小学五数上数学好玩集体备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泉小学五数上数学好玩集体备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景泰县喜泉学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罗崇琴备课组长审核小组成员单元教学内容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

2、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课时安排百分数应用(一)2课时百分数应用(二)2课时百分数应用(三)2课时百分数应用(四)2课时练习、机动3课时教导处审核意见景泰县喜泉学区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设计秋游方案授课教师:车延梅主备人车延梅组长审核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感受日常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逐步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

3、的合作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既合理又经济。教具应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我们秋游前,首先要做好活动方案。2.设计方案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呢?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3.你想采取怎样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如果小组合作,你想怎样分工?4.准备工作记录。(二)经济预算1.仔细研究表中内容,有哪些数学信息。2.61名学生活动,请你做好预算。3.请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设计一份秋游方案。4.交流反思,选出合理方案。5.自我评价(三)课堂总结通过

4、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完善设计方案,进行交流与反思。板书设计设计秋有方案活动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践:交流反思:自我评价:教导处审核意见景泰县喜泉学区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图形中的规律授课教师:车延梅主备人车延梅组长审核课时第一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摆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示。2.通过摆图形,找规律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摆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示。教学难点通过摆图形,找规律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教具应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1

5、.摆三角形同学们还记得用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吗?三角形还可以这样摆,出示图形。请同学们看图填表:分组讨论:二、探索活动三角形个数1234…小棒根数3579…三角形个数小棒根数13=1+225=1+2+2……n()同学们观察图和表格:寻找所摆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教师鼓励学生从图形、数等多种角度寻找关系,并加以对应,引导学生发现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并将这一关系用算式表示出来。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来。如果(1)摆26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应该怎么想呢?(2)现在有63根小棒,能摆多少个三角形?应

6、该怎么想呢?分组讨论:小组汇报:三、运用规律1.点阵中的规律(1)出示点阵,提出问题——研究平方数这就是他们当时研究过的一组点阵,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每一个点阵,(一分钟)请大家闭上眼睛,在心底悄悄的想象一下第五个点阵的样子?你能画出第五个图形来吗?试一试。指名摆,为什么要这样画?原来你是发现了这组点阵的规律,谁来描述一下第6个点阵的样子?第7个呢?你觉得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研究点阵?2.探索点阵中的规律说得很好。看来我们研究点阵中的规律可以从形状和点数这两方面进行。齐读这一组算式,你又想说什么?四、课

7、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配套练习板书设计图形中的规律1325=3+237=3+2X2教导处审核意见景泰县喜泉学区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尝试与猜测:授课教师:车延梅主备人车延梅组长审核课时一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

8、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假设法教学难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类似问题教具应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是说: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同笼)鸡兔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