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期末复习题.doc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doc

ID:51820714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逻辑学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对逻辑学进行全面研,并在理论上有系统建树的,是人称"逻辑之父"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2奠定归纳逻辑基础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3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4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少;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做反变关系。5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部分】,其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6政法干警必须学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学科】。7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

2、外延】的逻辑方法。8普遍概念和单独概念中的【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9“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10单独概念不能进行限制,这是因为对任何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概念之必须具有【属种】关系。11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出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出好成绩”。12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若“李明是监狱管理专业的学生但不精通监狱法”为假,则相应的假言判断“如果李明是监狱管理专业的学生就精通监狱法”。13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

3、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矛盾和反对】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14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为【假】,E为真假不定,I为【或真或假】。15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组成。16设A判断与B判断矛盾,B判断与C判断矛盾,则A判断与C判断具有【同一关系】。17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18若要使“只有p,才非q”与“非p并且非q均真”,那么p与q的取值情况是p为假,q为真。19当SOP为假时,S与P的外延处于【全同关系】和

4、【真包含于关系】。20判断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就是有肯定,有否定,有真,有假。21若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与p的【必要条件】。22若用p、q作为变项,那么,“曹丕和曹植都是文学家”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pq23当SIP和SOP取值均为真时,S和P之间是【交叉关系】,或者【真包含关系】。24与“当且仅当他是美院的学生,则他一定会画国画”相等值的负判断是【并非他或者是美院的学生,或者他一定会画国画】。25若SEP为真,则SIP【真】。26主项和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EP】;主项和谓项

5、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27三段论的格是由于【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不同所决定的三段论形式。28以“Pq”和“p”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可必然的推出结论【q】。29若pvq为真,p为假,则q取值为【假】。30以“p(qvr)”和“qr”为前提进行推理,则可以必然推出【p】的结论。31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大前其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二单项选择题1在“屈原的作者是郭沫若”这个命题中,“屈原的作者”和“郭沫若”这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的概念】。2在

6、“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和“会上,青年们是很活跃的”这两个命题中,“青年”和“青年们”这两个概念都是集合概念。3有人把三角形划分为等角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划分违反了【划分的根据必须是同一的规则】。4反动派的逻辑是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某种特殊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5若概念A真包含概念B,而概念B真包含概念C,则A与C的外延间必然是【属种关系】。6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逻辑常项】。7“历史上先后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

7、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来说明的。8“三班的同学都是浙江人”,这个命题的主项是【三班的同学】。9“我们班有的同学是北京人”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我们班至少有些同学是北京人】。10如果p是非q的充分条件,那么非p就是q的【必要条件】。11在“有些劳改犯不是盗窃犯”这个命题中,“盗窃犯”是指【所有的盗窃犯】。12在“有些人是医生”和“所有的偶数都是能被2整除的数”这两个命题中,它们的谓项【都不周延】。13根根据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

8、,若SOP为假,则【SIP为真】。14“甲和乙是同案犯”与“甲和乙是盗窃犯”这两个命题【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不是关系命题】。15“当且仅当p,才q”的负命题的等值关系可以表示为【或者(p且非q)或者(非p且q)】。16与如果“你是政法院校的学生,就一定要逻辑”这一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你是政法院校的学生,但不一定要学逻辑】。17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命题中,“不入虎穴”是“得虎子”的【必要条件】。18(pq)和pq这两个命题的真值【不相等】。19“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