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doc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doc

ID:51796903

大小:40.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doc_第1页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doc_第2页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刘宁老师二模试卷讲评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卷讲评课堂实录授课人:刘宁授课班级:2011级24班授课时间:2014年4月28日下午第三节课授课过程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请坐。同学们,你们的气势跟高一高二就是不一样,你们喊“老师好”的口号,真是体现出我们高三同学的豪气和霸气,很不错,你们是即将上战场的战士,战士就是需要这股劲头。师:同学们,这一节课讲评我们上一周考的二模语文试卷。我现在手里拿了一份这次考试的咱们班的统计数据。最高分是孟鑫琦同学119分,100分以上的同学有42人,班级平均分是102.4分,年级平均分是103

2、.6分,普通班平均分是101.3分。我们班这一次考的很不错,但是我感觉有两个遗憾,一是咱们班没有120分以上的同学,全年级120分以上的同学也只有3个人;二是咱们班的平均分名列普通班第二名,不是第一名。当然,我们的眼睛不要只盯着我们的分数,我们考试的目的是看到分数背后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查漏补缺。师:我看了咱们的语文小题分和得分率,同学们得分率比较低的有论述类阅读第3题,文言文翻译第7题,诗歌鉴赏第8题,成语第13题。师:在课前,同学们都研究了试卷和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同学们研究完答案还不明白的

3、问题。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不懂的题目。生:第8题诗歌鉴赏问诗歌表达的情感,答案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依恋之情,为什么不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生:我觉得文言文翻译给的答案,翻译的并不准确。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刚才这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生讨论)生:诗歌的题目是《题盘豆驿水馆后轩》,诗下面有注释: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也就是说,诗人是在今天的写这首诗的时候在今天的河南,注释还介绍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师:还有吗?生:除了我们看注释之外,我们读整首诗歌,前两联“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

4、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诗歌的尾联“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中的“楚水吴山”指的就是江南。“无限情”指的就是此时正身处河南的诗人对曾经避祸的江南的思念之情。师:同学们说的很不错。但是诗人韦庄为什么对江南的感情这么深呢,除了原先他避祸江南这个原因之外,江南的美景也令诗人思念。我们曾经学过韦庄的一首词《菩萨蛮》,同学们能不能背诵一下?生(齐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

5、须断肠。师:这首词主要描写什么内容?生: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词的下片由物到人,侧重抒情。词人运用比喻写出了酒店当垆女子长得洁白明媚。江南物美,人更美,让人留连忘返。师:我们知道了这首《菩萨蛮》的主要内容,就懂得了为什么这道题的答案说体现了词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师: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做诗歌鉴赏题的一般步骤:第一,关注题目;第二,关注诗歌下面所给的注释;第三读懂全诗,这是至关重要的;第四,学会迁移,我们要回忆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该作者所写作品内容。师:我们再看文言文翻译,哪位同学说一下,我们做文言文

6、翻译题应该注意哪些地方?生: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生: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师:文言文翻译中的得分点有哪些?生: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重要的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比如说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文言特殊用法比如说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特别是词类活用等等。师:哪位同学还有补充?生:文言文翻译还要注意要做到文从句顺,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师:这三位同学说的的很不错,我们总结一下就是三点:一要字字落实,二要抓得分点,三要文从

7、句顺。师:我们共同解决了我们在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是“我为二模试卷找瑕疵”,我们的试卷难度适中,题型基本与高考试题一样,但是这份试卷也有瑕疵,同学们你能找到吗?(同学们讨论)生:第7题文言文翻译中“纲纪不振”,答案翻译成“国家社会秩序和国家法纪就会萎靡不振”我觉得翻译不准确。师: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它的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纲纪”,我们最好把“振”翻译成“废弛”。生:我觉得文言文第6题,的四个选项与高考试题命题方式不同。师:你说说看。生: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形式是每个选项的第一

8、句都是对人物形象的一个概括性介绍,而咱们的试卷试题的选项只是对文章句子的翻译。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另外老师告诉同学们一条规律,那就是这样的题找错误点一般不在每项的第一句话,也就是说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介绍没有错误。生:成语第13题,答案解释不全面,答案解释B选项“坐地分赃”指不亲自偷空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的盗犯.字典上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也指盗贼就地瓜分赃款、赃物。师: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生:因为我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