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占据空间》教学反思.doc

《空气能占据空间》教学反思.doc

ID:51785411

大小:53.7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空气能占据空间》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空气能占据空间》教学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空气能占据空间》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空气能占据空间》教学反思    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些争议。    首先,由于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所以学生对空气的研究就相对困难。    其次,占据一词,意为取得并挤占。所以占据空间其实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    本课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需要借助其他可见媒介,通过几个有递进关系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中由浅入深地不断感知,才能让他们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概念,初步理解物质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热衷于探究是科学家基本性格的组成,也是孩子的天性。在整节课中,我变任务驱动为问题驱动,利用一个个递进的问题,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表达、实验、解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层次一:用空杯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现象不明显。    层次二:用杯底塞纸团的杯子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纸团不湿,是受到了杯内空气的“保护”,初步证明。    层次三:拔去孔塞,让纸团变湿--纸团湿了,空气从小孔“逃走”,水占据了杯内空间。    层次四:用打气筒和医用滴管让空气重新回到杯内--空气把水挤走,重新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教材中实验二为打孔

3、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太软的杯子容易捏扁,学生不容易施力,较硬的杯子打孔时杯子容易炸裂,而且,若把打孔环节交给学生的话,所费时间较长,孔与气针的大小匹配也成问题,所以本课我选用软硬适中,并且提前打好孔,只是在杯底塞好孔塞,在打孔观察环节,学生可以直接取下孔塞,减少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难度。    怎样让学生真正掌握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我们发现,让学生反复使用“占据空间”一词,去描述和使用,就会使学生更好理解占据空间的概念。    所以在学生已经通过几组活动认识到空气能够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之后,我顺势出示“水为什么进不去”视

4、频,一是让学生尝试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解释水进不去的原因,而是通过利用可视化的烟雾模拟空气,让学生看到水把空气挤出瓶外的过程,增强学生的认识。  :网络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