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国版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一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创新题 .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TYPE1题型突破(一)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创新题基础实验题多取材于教材演示实验和8个学生实验,侧重对“过程、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探究活动进行挖掘和创新,通常以选择题和探究题形式出现。8个必做的学生实验: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③燃烧的条件实验;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⑤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⑥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⑧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突破方法:任题型如何发展创新,解题还是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撑,所以在复习中要注
2、重实验双基复习,构建实验基础知识板块,充分利用好教材,认识课本上每个实验装置要点、实验仪器作用、实验成败关键、重要现象,理解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仔细研读题目,发现题目中含有探究的一般方法,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要弄清实验的目的、现象和操作步骤,理解实验的原理,语言表述力求准确简练。题型解读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答案]B[解析]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而不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
3、反应前要先通入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确保实验安全;反应完成后,为了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还需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所以需要尾气处理装置,而本装置没有,所以该装置不适合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例1[2018·杭州]图T1-1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
4、铜的实验图T1-1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例2[2018·成都]根据实验回答:(1)图T1-2实验,用药匙的柄把端挑起一点氢氧化钙粉末放入试管中,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为:浑浊变红红色消失。根据现象判断氢氧化钙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填一条)。(2)按图Ⅰ实验完毕,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有的溶质是,可能有的溶质是。(3)图Ⅱ装置气密性良好。取0.5g碳酸氢钠于甲中,加入2mL盐酸,(填操作),并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出现浑浊。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图中甲作为发生装置还可制得的气体是(填
5、一种)。图T1-2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解析](1)加入酚酞后变为红色,说明氢氧化钙溶于水显碱性,由溶于水后出现浑浊说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由加入稀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故物理性质为微溶于水,化学性质为可以与稀盐酸反应。(2)实验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一定有CaCl2生成;由于溶液变为无色,则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钙,可能含有HCl。(3)由图可知,操作为塞紧橡胶塞;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4)甲装置是固液不加热
6、型装置,故还可以制取氢气或氧气。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例3[2018·福建]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 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1)现有如下装置: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填序号,下同)和。②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操作是。③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T1-3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实验二 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①实验1~3的实验
7、目的是。②a=;b=。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实验三 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3)实验方案如下:Ⅰ.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T1-4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T1-5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T1-4图T1-5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
8、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类型一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针对训练1.[2018·淄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T1-6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B.反应过程中气球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