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案例.doc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案例.doc

ID:51690833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案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正确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重难点、关键: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键:弄清题中两种量的变化情况。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

2、所用时间。(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过程要求:①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②判断成什么比例。③写出关系式。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140÷2=210÷3(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70×4=56×5二、探索新知41、教学例5(1)出示课文情境图,描述例题内容。板书:

3、8吨水10吨水    水费12.8元水费?元(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过程要求:①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③汇报解决问题的结果。引导提问:A.题中哪两种量是变化的量?说说变化情况。B.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C.用关系式表示应该怎样写?⑶  板书: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12.8:8=X:10(4)揭示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5)与算术解答方法比较。①检验答案是否一样。②比较算理。复述解答时,关键看什么

4、不变?(6)即时练习。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过程要求:①   用比例来解决。②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③   汇报思维过程与结果。想: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2. 教学例6。(1)出示课文情境图,了解题目条件和问题。4(2)说一说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3)用等式表示两种量的关系。每包本数×包数=总本数(4) 设未知数为X,并求解。(5) 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3、课堂小

5、结。小组讨论交流:应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步骤。三、巩固练习1.用比例解决问题。(1)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多少天?(2)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烧2.4吨,这堆煤实际可以烧多少天?(3)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5小时行了全程的60%,照这样计算,还要几小时可以到达乙站?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最后一部分知识是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后的实践应用。本节课,在教学中教

6、师力求通过知识的迁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函数关系间变量的对应规律,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它们的正、反比例关系,列出相应的比例式,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放手学生,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独立尝试、同桌交流、质疑辨析、对比归纳、概括小结、拓展延伸中轻松,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我有以下感悟: 41、课堂永远是无法完全预设的。本节课,课前的复习按照预期的设计顺利完成。当我出示例5后,学生默读题目,独立

7、分析后,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不到1分钟,同学们的小手就此起彼伏地浮现在桌面上,个个跃跃欲试,当2名学生将自己的思索展现在黑板上时,我不禁一惊,这两位学生竟然用了不同的解题方法,除了以前学过的归一、归总法,又出现了今天的新课方法,按我预先设计的方案,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后,我将会出示一个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按步骤,按思路来用比例解决,学生会顺理成章地理解题意,学会用比例解决。没想到学生自己就能列出正确的比例,我顺势请板演的同学到黑板前讲一讲自己的思考,真没想到,这个孩子讲得头头是道,

8、把我的“活”儿抢了。同学们听了她的讲解,顿时茅塞大开,把我连续出示的两个基本练习做得漂漂亮亮。课后我反思这个环节,异常感慨,本来以为丝丝相扣的自学提示,会让学生在老师无形的指挥下,理解正比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没想到一个不到1分钟的独立尝试,就让学生破解了我的预设,而后我的顺势相邀——请学生讲解,却让课程呈现了更为灿烂的一幕。课堂永远是无法预设的,当出现与预设不相符的状况时,教师一定要会调控,得当的调节能让课堂更加精彩。2、错误点就是生成点。在进行变式练习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