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 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doc

诗歌鉴赏专题 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doc

ID:51667374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诗歌鉴赏专题  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doc_第1页
诗歌鉴赏专题  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doc_第2页
诗歌鉴赏专题  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doc_第3页
诗歌鉴赏专题  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专题 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专题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情感内涵和抒情手法一直是高考古诗词鉴赏考查的重点。强化抒情手法的知识构建和答题规范显得尤为必要。一、重点掌握几种常见的抒情方法(一)常见的抒情方法古诗常见的抒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考查重点,主要有: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③借事抒情,④借人抒情,⑤用典抒情,⑥借古讽今,⑦借议抒情(寓情于理)。另外,像衬托对比、虚实结合、联想想象以及对写法、无理而妙等手法,也属于抒情方法。应该说,它包括表达技巧中的几乎所有的表现手法。但要注意:一些写景技

2、巧,如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多感官结合,又如个别修辞手法,它们都与表达情感关联性不够紧密而直接,一般不在抒情方法的知识系列中。(二)两类易混的抒情方法1.借景抒情与借物抒情(1)借景抒情。这是古诗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最重要的抒情方法。虽说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几种形式,但从高中复习的实际看,都可叫借景抒情。高考对它的考查,不只是在判断上,更是在景与情的关系和所要抒发的情感上。借景抒情中的景与情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乐景哀情(这时多答成“反衬”)。理清了关系,才有助于理解所要抒发的情感。①

3、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用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自己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②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的《登高》,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哀景)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哀情)。③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更让人觉出无限悲凉。④以哀景写乐情

4、。这一类比较少见,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句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反衬久戍边疆、此时就要到家的战士的欢喜之情。以上四种情与景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这种方法多指咏物诗的整体表现手法,有时,非咏物诗也用此法。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考生会把它与借景抒情弄混。其实,它们有明显的不同,同是抒情,一个是借物,一个是借景。一个所借之物是物品,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一个所借之景是自然风景;一个所借之物,是

5、主体式、单独的;一个所借之景,是众多的,无主体的。2.借古讽今(喻今)与用典抒情借古讽今主要指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物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典抒情主要指作者在诗句中引用古人古事或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来抒情。前者主要指咏史诗的整体表现手法;后者主要指具体的诗句中,多是局部文字的,不一定是咏史诗才有的。二、掌握回答抒情方法题的规范1.直接问:题干明确要求回答抒情方式(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该诗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②该诗(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③试分析某句(某联)的抒情方式(方法)。

6、答题除要答出所用手法外,还要视题干要求要不要进一步作答。一般而言,这类题很少只要求答出抒情方法即可的,如果题干中要求“说明”“简析”,则要完成以下两步:①对所用手法分析,②点出所要抒发的情感。2.间接问:题干用语多带有“如何抒情”“如何抒发什么感情”。针对此种题型的回答,不只是答出抒情方法,它还有写作内容和层次的梳理,所要表达的情感完整而准确地表述出来这两个要点。另外,在答抒情方法上,角度也较宽泛,不仅仅在几个常用的抒情方法中思考,像选材、语言、意境等可能都要考虑进去。1.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抒情方法。(1)猿啼客

7、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借景抒情(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托物言志(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抒情(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事抒情/对写法(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托物言志(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典抒情/对比(7)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事抒情/细节描写(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典抒情(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景抒情(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酒泉子潘 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

8、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词的下片中,“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抒情的表达方式。解答此题时,要明确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本词下片写的是当日楼上的见闻,“笛声依约芦花里”写声,写出了笛声渺茫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