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空气》.doc

教学案例《空气》.doc

ID:5159955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3

教学案例《空气》.doc_第1页
教学案例《空气》.doc_第2页
教学案例《空气》.doc_第3页
教学案例《空气》.doc_第4页
教学案例《空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空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柳江县第二中学   韦素芳一、设计意图:九年级学生对空气并不陌生,在小学的自然课上就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有关知识,但不够准确。在还没有接触到压强方面知识的情况下,学生理解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本节课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位在探究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上。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教学设计也是为突破这一难点展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组成。⑵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⑶初步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2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感受气体压强实验,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⑵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难点: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五、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设计意图、分析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误差,最后指导学生做实验。 实验用品广口瓶、烧杯、试管、导气管、

3、弹簧夹、燃烧匙、橡皮塞、注射器、酒精灯、水槽、火柴、红磷、蜡烛、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小实验:将烧杯倒扣入水中活动:展示一个烧杯,并将其倒扣入水中。设置问题情景:烧杯里有什么物质?思考回答:烧杯是空的回答:因为烧杯里有空气。让学生意识到空气的存在,初步认识到空气会产生压力,同时引入新课。水为什么不能充满整个的烧杯?回顾:你知道空气的哪些成分?组织讨论:你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少?提问:在这些气体中哪种气体与我们生命活动联系最紧密?如何证明它的存在?根据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回答: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4、人和动物能够在空气中生存证明氧气的存在。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知道空气主要成分。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做铺垫。介绍:介绍化学史知识多媒体课件配合:介绍拉瓦锡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倾听、思考。 对本实验设计做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其对事物认识的好奇心、求知欲。用注射器吸取试管中的空气提供:试管、导气管、注射器、橡皮塞、烧杯、水。教师如右图演示: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1.怎样才能吸更多水到注射器中?2.吸入水的体积与注射器拉出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沿着导气管进入试管中?讨论,集体交流。归纳小结

5、,形成共识,得到启示。感受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当一密闭容器中的空气减少后就需要有其它物质去补充。为测定一定容器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实验打下基础。探究活动:用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设置问题情景: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能不能用燃烧法测定氧气的含量?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3.组织学生分组实验。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分组讨论,选择实验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并相互交流。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汇报、交流实验成果。发现问题——用燃烧蜡烛、木炭、镁条等方法无法准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体会当很难用机械的方法

6、把空气中的氧气排出时,可以用点燃红磷的方法把氧气消耗掉,定性的认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探究乐趣的同时,发现新的探究问题。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提出问题,选择什么物质才能比较准确的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引发进一步探究。2、介绍可燃物──红磷(展示红磷样品)。3、介绍实验装置。 1.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2.利用等待集气瓶冷却的时间,组织学生预测、讨论得出结论。熟悉药品、装置。预测、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探究报告。在观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产生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提供资料,启发学生对实验

7、结果作出合理的猜想。在前面小实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知道气体体积的测定方法。组织学生对实验误差分析:1.哪些情况导致实验结果偏大;2.哪些情况导致实验结果偏小。学生认真分析本次实验原理总结实验误差形成的原因1、偏大原因:燃烧匙伸入瓶中的速度太慢;用镁条来做本实验等2、偏小原因: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等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等组织学生小结。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空气中的各成分是怎样被发现的呢?2、地球上没有空气会怎样? 谈这节课的收获:从知识的获得、认识气体的途径和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等方面谈。梳理知识,归纳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