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doc

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doc

ID:51587301

大小:40.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doc_第1页
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doc_第2页
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doc_第3页
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笔者以为,要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向前推进至个性化教育。当代教育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重方法,轻观念;重形式,轻内容;重模式,轻创造;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生存生活能力。这些都是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障碍。改善教育评估体系,实现模式的相互融合,搞好主体性教育,这些抛弃了过去教育体制的知识本位主义,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这也许是对当前教育的有益探索。关键词:个性化教育以人为本主体性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到今天倡导推行“素质教育”,它表征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然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尊重人

2、的个性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漫长的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尚需一个长期的过程。回顾这些年来推行的素质教育,很多仍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只不过是贴上了“素质教育”的标签,实为新鞋走老路。素质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内涵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素质教育对人的独立个性的培养,即个性的培养,即个性化教育。何谓个性?个性又称人格,是个体所独具的各种特点的总和,它表现为个别差异,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物质或个人特征,是一个人在其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的特征①。良好的或健康的个性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生活,具有自

3、知之明并能悦纳自我,具有目的性,正视现实,有责任感,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概括起来,人的独立个性主要包括人的独立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和整体性等方面。一句话,个性化教育就是使人的独立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上篇我国在个性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保守而顽固,加之其他文化历史原因,铸造了我国一向只注重人的社会共性而轻视人的独立个性的民族文化性格,中国传统社会要求人们在思想上定于一尊,循规蹈矩,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同时压制离经叛道、标新立异的言行,这些违反人性而又践踏个性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并不是很快消失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个人的价

4、值和权利日益行到尊重和体现,这为发展人的独立个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在思想观念方面,尤其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尚不能把培养和发展人的独立个性放在重要位置。在这一方面,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重方法、轻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其教研也不会取得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看起来是个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个教育观念问题。观念决定方法。观念变了,原先认为绝对不行的方法也许可行,而且效果很好。观念不变,即使改革方法,教学仍将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第二、  重形式,轻内容。素质教育

5、也受到形式主义的干扰。有的地方,有的人宁可花费很多精力去组织“活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却不肯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实际效果。有的地方过分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导致一些课堂教学华而不实。一堂课是否为好课,其最基本的依据应当是,学生能否通过学习使其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素质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过分强调,这样的评价标准本身就偏离了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对教学技巧的过分重视,已经导致了过分忽视学生学习效果、中看不中用的负面效应。以语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为例。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最基本的目的是启发学生

6、思考,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细化问题的方法,将自己的教学思路细化为一个个的小问题,其目的是使整个课堂便于驾驭,使课堂气势显得活跃;另一方面,由于细小具体的问题容易回答,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比较顺利,不易出现意外枝节,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往往得到较好的评价。但是课堂教学不是上给听课人看的,而应是上给学生的,更应该培养学生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整体思考能力,更应训练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清晰性和思维的完整性。所以,仅以课堂的连贯性、流畅和气氛的活跃为评价导向,那会走入过分强调教学技巧忽视教学目标的误区。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只重视“评优课”

7、、“讲课大赛”等“一堂课”教学或一小段时间的教学,忽视常规课堂教学与常规管理的错误导向,应该改变。第三、重模式、轻创造记得一部名为《又见吉隆坡》了的电视片——记录了中国少年足球兵败吉隆坡的痛苦一幕,其中一段解说词意味深长:“中国的孩子的含羞草,总是不敢,他们脆弱、沉默、呆板、老气横秋,缺乏自信、活力、激情、个性和磨练。”这是一个很悲哀的事实。创造是人的本性。然而,现实中,我们习惯于教授给学生我们已知的东西,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去理解,认同和掌握已有知识,不习惯启迪、激发他们主动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