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奇石鉴赏中的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doc

论奇石鉴赏中的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doc

ID:51587161

大小:1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论奇石鉴赏中的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doc_第1页
论奇石鉴赏中的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doc_第2页
论奇石鉴赏中的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奇石鉴赏中的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奇石鉴赏中的“阳春白雪”     与“下里巴人”       尹 邵 安   在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中,常将那通俗易懂,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作品称之为“下里巴人”,而且那些较为高雅,一时还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作品,则称为“阳春白雪”。在玩石,品石,赏石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有些奇石的图案(形象),非常明显,一看就象个“什么”,甚至连小孩或没有任何艺术修养的人,也能分辩出象什么。这类奇石当然不失为奇石中的上品,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然而,它却并不耐看,翻来复去,就是这么一种形象,很难引发人们对它深层的思索。另外又有一些奇石,一开始接触它时,很难确切地看

2、出究竟是什么,更谈不上给它命一个什么名来。但是经过反复揣摩,仔细观玩,便能渐渐地看出一些名堂来了,顺着这个思路,就会越看越象,越看越喜欢,而且每看一次都能有新的发现。象这类石头,才是真正“有看头”。比如,我在收藏“老佛爷”这块奇石时,开始在河滩上看到它,觉得没有什么特殊的图案,很快就放弃了。第二次又去时,又见到了它,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但觉得它岩质很好,表面光滑如玉,且着色对比度强,就将它搬了回来。待到空闲时,又对着它反复观摩,突然脑海中冒出一个信号“慈禧太后”!顺着这一思路,再看时,就看到她侧面而坐的坐姿,看到了她头上的龙凤金钗,看到了她目

3、空一切,不可一世的神态……一个活脱的“老佛爷”形象便跃然石上了。   我写了一篇导石短文,将他投寄到几个网站,居然都登了出来。在县花木盆景协会评比奇石时,我想再试试其他人是否也有这种感觉,所以也就没有引导他们如何去看,也没有将网上发表的信息透露出来,结果在评比中所得分数较低。事后几位曾经给这块奇石评分较低的石友来我家玩,我打开网站给他们看,再把我的导石短文给他们看,竞然让他们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他们都说:“确实是越看越象,越看越有意”!有的石友对着它足足看了近两个小时,还久久不舍离去,真有点“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味道。我才真正懂得“阳春白雪,和者

4、甚寡”的含意。  同样,我收藏的“福禄寿”也是这样。一开始时,我只是觉得它很象一个文字,但究竟是什么字却不能确定。以后我把百福全图一翻出来,就看到它与“大当文”的“福”字极为相似,以后有的石友又在其中发现了几个人的图案,结果竟然数出了八个人的图案,我开始将它命名为“八仙送福图”。后来,又同石友们一道发现它中间是一个富裕的“富”字,右下方又有一个小“寿”字(百寿图中上古文“寿”字)。这样,我便将其更名为“福禄寿”(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富即禄)。  由此可见,一些好作品,其内涵是蕴藏得很深的,没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没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就很难以发掘这些埋藏

5、在深层的“宝石”。可见,在鉴赏一件奇石作品时,决不可走马观花,浅尝则止,只有细细地品味,“用心”地赏玩时,才能真正品尝出其蕴藏在深层的意味,这才是真正的赏石。对奇石即要收藏“下里巴人”,更不要放弃“阳春白雪”! (该文全文发表于<赏石>2005第11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