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86651
大小:17.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讲解字理的误区.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字理解析的误区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结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的教学方法。它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笔者在很多字理识字教学比赛中,观察发现不少教师在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时,存在不少误区。一、为讲字理而讲字理,目标手段错位化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意,为阅读和习作打下基础,历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从来就没有把掌握字理作为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但分析字理有时有助与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如学习“算”字,通过字形拆分,可分为“竹字头、目和弄字第”然后通过解析,告诉学生,古
2、代的算盘有部分是用竹子做的,打算盘时需要眼睛认真看,弄字第则表示双手。这样的解析,学生就很了解“算”字了,对它的音形义掌握也深刻,因此,“算”字的字理解析也到此为止,而不应该再通过PPT展示它的字形演变过程,加重学生的负担。如学习“武”字时,告诉学生“武”是由“戈”和“止”组合而成的,“戈”是指武器“止”是指脚,表示行动,“戈”在行动就是动“武”了。“武”字中的“戈”部首那一撇已经移到了头上写作“一”了,所以“武”字不应再加一撇。学生在了解了这个字的构字理据后,再写“武”字时,就不会在钩上再加一撇了。4 但这只是教学手段,不少老师误把它当做教学目标,于是整节课都在分析字理,详尽介绍每个
3、字的造字原理和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书的变化历史。如古诗《小儿垂钓》时,教者对诗句里的每个生字都逐一出示它们的汉字演变过程,把古诗课上成了繁杂的汉字课,这样不但影响了其他教学任务或其他教学目标的完成,也使学生一头雾水,当然教学效果也不好。黄亢美老师说过,讲解字理应分三等,学生会的不讲;学生半懂不懂的略讲,点到为止;难懂的字词要详讲。此外,现行教材强调随文识字,将所有要掌握的汉字分散到课文中,伴随着阅读教学过程进行识字。讲解字理应在阅读理解时,随文而讲,恰当的字理解析犹如画龙点睛,而不是为讲字理而讲字理。二、信息呈现繁杂化,教学手段过于花哨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而来,因此,很多汉字的字理
4、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现代多媒体的使用,为讲解汉字的字理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途径,但实践中也出现了杂乱无章、不加取舍地把所有汉字信息呈现给学生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负担。许多生字,其实学生对它们的音和义已经掌握得很好了,教者只需巧妙地运用字理,运用简笔画或PPT呈现出来就行,而且呈现的古文字应该选择跟现在文字接近的字体,而不是每一种字体的呈现。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者都喜欢逐一呈现汉字的演变过程,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理解生字,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如有位教师在解析“原”字时,先告诉学生4“原”字是会意字,原本是由“厂”(hǎn)和“泉”构成,“厂”像前檐突出的山崖,所以整个字形像泉水
5、从山崖里涓涓流出。后来隶书把原来“泉”下面的“水”写成“小”,字变成为“原”。“原”的本义是水源、源泉。泉水聚集一起水面就会平缓,故又引申指宽广平坦的地方,并成为“原”的主要意义,如“平原”、“原野”。所以“离离原上草”的“原”用的是引申义。后来人们为了表现本义的“原”,就加“氵”写作了“源”。了解了“原”的字义,再看诗句,就容易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辽阔原野和“原上”那绵延天际的野草的景象。在整个过程中,精美的幻灯展现,流水声,美丽的大草原,一一出现,不可否认,教者在解析这一生字时,进行了充足的备课和准备,但学生真的需要这些才理解了“原”字吗?我觉得一个顺口溜“小白到工厂玩”更容易让学生
6、记住它的字形吧。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一会唱,一会跳,一会画,一会演来表现对生字的理解,看似热闹了,但效果真的很好?难道一节语文课只需要学习三四个生字吗?三、解析时注重本义脱离文本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有趣的故事。学习中,通过对生字词词素的分解和组合,加上老师的精炼地解析,学生基本就能了解其本义,然而在实际课堂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了解其本义,却脱离文本,忽视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样的字理解析不利学生理解词义,进而影响了对文本的正确把握和感悟。如一教师在教学《长征》时,她逐句地对所有生字,包括二类生字,都用多媒体
7、把每个生字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以及字的演变过程进行展示,整节课下来只讲解了前面两联,4即使这样还只是停留在对生字的所谓字理解析中,更不用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和上下文对诗句进行理解了。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气氛也很沉闷,可想而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也是非常的少。这样的做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引导学生理解本义,而没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中义,这样的字词教学是不扎实的。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