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ppt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ppt

ID:51585921

大小:528.5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24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ppt_第1页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ppt_第2页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ppt_第3页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ppt_第4页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三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课件设计思路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有掌握知识的成就感,通过两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对比回忆使学生能够将初、高中知识进行衔接。在进行两者区分对比的基础上,引入新的问题——二者如何转化,通过题目层层深入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自己完成的基础上给与正确的引导,最后通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通过知识挑战环节使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建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最后,通过归纳总结是知识系统化。使用说明直接点击鼠标即可常用复习回顾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

2、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n(B)V(aq)2.表达式:3.单位:mol/L、mol/mL、mol/m31.定义: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mBm(aq)X100%molgL(mL、m3)gc(B)=n(B)V(aq)mol/L无单位Mρ思考回答要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必须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例1:某1L硫酸溶液中含有H2SO4为98g,求此硫酸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解:C(H2SO4)=n(H2SO4)/V[H2SO4(aq)]=1mol/LM(H2SO4)V[H2SO4(aq)]m(H2S

3、O4)==98g98g/molx1L答:练习总结例2:某1L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溶液的质量1840g,计算此硫酸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H2SO4)=n(H2SO4)/V[H2SO4(aq)]M(H2SO4)V[H2SO4(aq)]m(H2SO4)=m(H2SO4)m[H2SO4(aq)]=xω解:=1840gx98%M(H2SO4)V[H2SO4(aq)]m[H2SO4(aq)]xω==1840gx98%98g/molx1L例3:某VL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此硫

4、酸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18.4mol/LM(H2SO4)V[H2SO4(aq)]ρxV[H2SO4(aq)]xω=m[H2SO4(aq)]=ρxV[H2SO4(aq)]ρxV[H2SO4(aq)]1.84g/cm3x1000vmLVL=1.84g/cm3xVL答:例4:市售浓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市售浓H2SO4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讨论总结溶质质量分数为ω,密度为ρg/cm3的某溶液中,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以1L溶液为标准进行归纳,并注意各量的单位。CB=1000ρa

5、q)ωMB知识挑战练习1、试求溶质质量分数为31.5%,密度为1.2g/mL的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C(HNO3)=Mρx1000xω63g/molx1L1.2g/mLx1000mLx31.5%==6mol/L答: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练习2、已知某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Sg,密度为ρg/cm3,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C(B)Mρx1000xω=ω=Sg(S+100)gX100%=mBm(aq)X100%=ρx1000xSM(S+100)mol/L答:Mg/molx1Lρg/cm3x1000mLx=Sg(S

6、+100)gX100%练习3、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密度为1.32g/cm3的硝酸溶液中HNO3的质量分数。解:1000ρ=C(HNO3)xMω1.32g/cm3x1000mLx1L12mol/Lx63g/mol==57.3%答: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7.3%归纳总结找出下列各量之间的关系,并标明单位。ggmolL÷M(g/mol)M(g/mol)x÷ρ(g/cm3)÷1000(cm3/L)1000(cm3/L)xρ(g/cm3)x作业课本61页3,4题同学们再见!课件点评本课件选取的是高一第三章物质的量(重点基础概念)的一个难点

7、——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难点。鉴于知识的重要而学生又难掌握的特点,本课件从兴趣入手,设计简洁、易运行。几个练习的从设计易到难,在简单题目的基础上逐步加入条件,此课件采用覆盖的方式根据条件逐步得出结论这也是此课件的亮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