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26280
大小:637.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3-22
《诗歌鉴赏方法(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内容鉴赏1.《李凭箜篌引》共分为几个层次?试简要概括分析。【分析探究】这首诗有三个结构层次。开头四句通过奇特的幻想写出了乐曲的动天地泣鬼神的惊人景象。接下来四句分别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音、物象和气氛来比喻那乐曲的美妙,即从听觉上、视觉上、嗅觉上乃至触觉上来描写和比拟那变化多端、丰富多彩而又难以言状的音乐。诗的最后六句在前面四句较现实的描写之后,忽然又随着那美妙的乐曲,让自己的想象飞向了更加神奇的境界。2.诗歌先从“吴丝蜀桐张高秋”写起,到第四句才点出“弹箜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析探究】“吴丝蜀桐”说明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
2、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揭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到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才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姓名,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
3、之声?分别表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分析探究】二、思想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艺术效果,突出了音乐强烈的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表达了诗人对李凭技艺的由衷赞美之情。三、艺术鉴赏1.描绘感受,惊心动魄音乐是一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于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这首诗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
4、术感染力。2.想象奇特,瑰奇绚丽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想象奇特,形象鲜明,构思巧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构成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3.活用典故,自铸伟辞李贺在这首诗中用典不仅十分灵活,而且更把它们几乎不见痕迹地熔铸在自己独造的奇峭词句和想象之中。他将众多的神话传说进行了综合加工,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二、方法指导1.解题方略(1)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关注作者、了解作者是我们鉴赏诗歌的
5、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诗人的创作动机、创作灵感往往和诗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际遇有着密切关系。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角度阐释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例如王维在他的《山居秋暝》中,通过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另外,还需要对别
6、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2)关注抒情、议论句,探究其言外之意一首诗歌中的抒情或议论句,往往是这首诗歌的中心句或关键句,它是作者情感或观点态度的集中体现,因此,抓住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牵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细细品味全诗的后两句“议论句”,我们便会体会出一种平凡的生活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答题步骤(1)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2)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3)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作出评价。三、典例分析(一)典题点拨(2011·辽宁卷)阅读
7、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二)典误精悟(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