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doc

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doc

ID:51523380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2

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doc_第1页
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doc_第2页
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doc_第3页
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doc_第4页
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脂肪肝治疗仪临床应用观察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类物质平衡失调,致使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表现。现代人压力人、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因素使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耳前的常规药物治疗对于脂肪肝并无特效,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无痛无创无副作用的“绿色”治疗方法。我院新引进的型肝病治疗仪,采用中药穴位导入及经络治疗的方法,为脂肪肝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治疗仪应用特殊的超级低频、大功率、强渗透的电信号作用相关穴位上,通过治疗使肝动脉、门静脉、胆管强有力收缩和舒张,使肝脏血流动

2、力发生变化,肝血流量增加,形成生物力泵,改善干细胞膜通透性,使肝血窦血流增加,改善微循环障碍,利于肝脏脂肪运转,减少肝内脂肪堆积。从而使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得到治疗,肝功能得到恢复。1资料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脂肪肝修订的诊断标准且BMI(体重指数)^24kg/m2的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5岁-70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45〜68岁,平均54.4岁;病程2〜4年,平均2.9年。对照组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

3、;年龄46〜65岁,平均55.1岁;病程2〜5年,平均2.&年。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1.2方法对照组给予血脂康0.3,—口二次口服;治疗组给予血脂康0.3,—日二次口服,同时应用肝病治疗仪,采用中药导入及经络按摩的方法,每次30分钟,每H—次,20次为一疗程。取右期门、关元、中胶、左右章门、肝(胆、脾)俞穴足三里6个基木穴位,治疗时间30min,后循经络lOmin,先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脊柱旁开1.5寸、3寸

4、),足少阳胆经(肩井、京门),腹部自剑突下一左(右)章门一神阙一中皖一剑突下,其他生活方式于预、调节血压、血糖等治疗无明显差异。2疗效评定(主要技术指标)2.1临床症状肝区胀痛、乏力纳差2.2体征变化BMI.腰围2.3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肝脏彩超检查3技术效果判定方法及结果2.1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3.2临床症状肝区胀痛、乏力纳差的缓解情况3.3BMI二体重/身高2(kg/m2)3.4腰围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

5、置在水平位骼前上悄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厘米)。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总胆固醇(TC)、廿油三酯(TG)正常,B超检查:肝脏回声稍细密,肝内管道结构清楚,肝脏冋缩至止常;有效:临床症状缓解体征改善,TC、TG明显降低,B超检查:肝脏回声细密,肝内管道结构较前清楚,肝脏有所回缩;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或病情加重者。4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显著差异,

6、PV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技术效果判定方法及结果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4.1临床症状肝区胀痛、乏力纳差的缓解情况4.2BMI二体重/身高2(kg/m2)4.3腰围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骼前上悄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厘米)。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正常,B超检查:肝脏回声稍细密,肝内管道结构清楚,肝脏冋缩至止常;有效:临床症状缓解体征改善,TC、TG

7、明显降低,B超检查:肝脏回声细密,肝内管道结构较前清楚,肝脏有所回缩;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或病情加重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卩>0.05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及BMI、腰围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及BMT、腰围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BMI、△腰围差异显著(P<0.01)(见表1);对照组TG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

8、05),TC、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TG、TC、LD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ZXTG、ATCxALDI-C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对照组总有效率64%,治疗组总有效率93%,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见表3)。表1治疗前后BMI、腰围值的比较(x-±s)△与治疗前比△卩〉0.05,△△卩V0.01;*与对照组比较卩V0.Olo△表2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