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14777
大小:50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5
《2015年的聚焦中考语文课件聚焦第28讲 话题作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语文第二十八讲 话题作文聚焦真题例析1.(2014·齐齐哈尔)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字数在600左右。2.(2014·沈阳)恒久的中华美德浸润着我们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着我们的性情,良好的家风家训濡染着我们的言行。不知不觉中,我们将
2、这一切传承。请以“传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800字;(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思路解析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话题作文,可总结出以下几个题型:1.自我类:关注个性,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中考作文试题都可以写“我”。如真题例析1、2。2.生活类:中考命题以“我”为圆心,同时也必然要求以“生活”为半径,离开了“我”的“生活”,考生的个性和人性都无法张扬。因此,近几年的中考作文
3、命题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与考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也可以这样说,每一道作文题都在考生“生活”范畴之内,涵盖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生活”的外延已突破了前几年有明显指向性的某一领域生活的樊篱,考生选材立意的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思路解析3.情感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能“表达真实感情”,所以近几年中考作文试题无不与“情”结下了不解之缘。如真题例析1、2的要求(2)。4.创新类:“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这是中考作文评价的原则之一,近年中考作文试题大多突出了考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便于考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
4、活的丰富多彩,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技法荟萃话题作文的写作技法很多,这里主要就写作程序和拟题技巧做一些探讨。一、话题作文的写作程序1.揣摩题意,明确旨向: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话题作文的要求,把握“提示”或材料的旨向,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或根据自己储存的与之相关的素材,选择得心应手的文体。2.调动储备,谋篇布局:从“话题”所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去延伸、拓展、驱遣想象,把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中最能展示个性、最能吸引人、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搜罗出来,并据此构思立意、布局谋篇。3.选择切入,一气呵成:选择最佳的、最小的切入点,并运用得体的表达方式,或
5、叙事写人,或写景状物,或发表见解,展望前景。可以以小见大,也可以大题小作。技法荟萃二、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也适用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自拟标题,而所给的话题又具有很大的宽泛性、抽象性,考生不要把话题当作文的标题,如果照搬话题作标题作文,其文必定平庸。因此在拟标题时要遵循“小角度、具体化、易表达”的原则进行,并借助下列方法:1.修辞法。拟题时灵活巧妙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会使标题熠熠生辉,为文章增添情趣美。如比喻:“点燃绿色的火焰”(以“环保”为话题);“守住你的金矿”(以“诚信”为话题)。夸张:“千年月色万年情”(以“故乡”为话题);“粉身碎骨为考试”(以
6、“教育”为话题)。拟人:“树的‘叹息’”(以“树”为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唤”(以“环保”为话题)。对偶:“一头白发,满山青葱”(以“环保”为话题);“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以“教育”为话题)。借代:“倾听自己的心跳”(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反问:“我是谁?”“诚信过时了吗?”设问:“对?错!”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双关:“生命‘诚’可贵”。技法荟萃2.套用法。把歌曲名、歌词、电视剧名、影片名、诗文名句、成语、俗语、歇后语、名人名言、广告词等直接引用或加以变化后用作标题。如:“一年之计在于‘今’”“月亮之上”“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是一只小小鸟”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3.扩展法。此法宜用于话题作文,即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如以“分享”为话题,可拟为“分享希望”“分享阳光”“今天,你同朋友分享了吗”。这种方法可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由概括到具体,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技法荟萃4.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求。如:“谁的眼泪在飞”(以“网络”为话题);“100分,我恨你”。5.巧用符号法。巧用数字、公式、标点拟题能出奇制胜。如“金钱≠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