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pdf

“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pdf

ID:51512476

大小:426.69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3-26

“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pdf_第1页
“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pdf_第2页
“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pdf_第3页
“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pdf_第4页
“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送审稿)一、目的与意义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灰霾、臭氧和酸雨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空气中细颗粒(PM2.5)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指导值2-4倍。光化学烟雾污染频繁发生。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环境问题的整体性以及大气环流造成区域内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给现行的环境管理模式带来

2、了巨大挑战,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亟待建立。通过采取联防联控措施,加大防治力度,统筹环境资源,严格落实责任,形成治污合力,推动区域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确保区域环境安全,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源能源与环境矛盾将更加集中。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战略目标,应抓住“十二五”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战略机遇期,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从系统整体角度出发,制定并实施区域大气

3、污染防治对策,采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措施,形成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倒逼传导机制”,加大—1—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消费的合理布局,推动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科学编制“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落实“十二五”国家环保目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4、也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能源消费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重要文件。“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包括“三区六群”的共九个分区规划和一个总体规划。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三区六群”内的各地政府,要根据《“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配合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委编制三区六群的“十二五”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汇编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区域由省级环境保护厅(局)根据实际情况参照《

5、“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组织编制本省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为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特制订《“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各地区域大气污染联—2—防联控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统筹区域环境资源为主线,以多污染物综合控制和均衡控制为手段,充分利用大气环境质量模型模拟的区域减排-响

6、应关系,科学编制“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实现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定量化和精细化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三、编制原则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要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节能减排重大战略、能源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统筹区域内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城市间污染防治要求,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二上二下”的方法协

7、调与衔接不同区域的规划目标、规划任务和技术要求;区域内各省市根据国家制定的《指南》要求,编制提交本省市规划方案,国家统筹协调,形成区域规划文本。统一管理、整体推进。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区域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提出共同的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目标和政策措施要求。统筹协调多方利益主体,加强区域交流合作,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多污染物的均衡控制,推进区域大气环境—3—质量全面改善。分区要求、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大气环境问题特征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各自的环境目标和管理要求;对区域内不同城市,

8、根据其对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贡献,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染治理能力,制定差异性任务要求与政策措施。结合各行业的生产工艺、排放特点和政策要求,分析不同行业污染防治的技术潜力,分行业提出控制要求。任务细化、项目落地。围绕区域环境质量目标,采取多污染物综合控制和均衡控制的途径,明确细化各地不同污染物的防控要求和工作任务。基于污染防治技术要求,根据大气污染排放现状,编制详细的污染防治项目清单,将工程项目落实到源,作为下一步规划实施考核的重要依据。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