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93040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教学专题讨论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海原县三河学区苋麻小学二小周晓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成了大多数教师惯有的一种课堂基本组织形式,所谓“讨论”就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这样在教学中“讨论”的价值就得到了提升——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学生、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形式。那么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讨论的内容要恰当。课堂讨论,就是教师展示某个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出现真知灼见,讨论专题的选择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
2、便的。适合内容有:有些概念和原理还有着争论的;某些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的;有些问题虽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较难的的概念,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的。二、讨论的时间要充分。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境的创设(或是背景材料的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有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发精彩的奇思妙想。时间的长短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问题引起的反响有预见性。议题呈现后应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
3、参考资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对于有些议题也可以提前告诉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形成自己想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汇报。三、论的空间形式要合理、多样。讨论至少需要两个人,对于因定的课堂模式说,讨论的空间形式一般采用同桌二人,或前后左右四人讨论。但这种组合形式结论多,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展现,这样就会压抑未表达组的发言欲望,打击参与讨论学生的热情。另外空间组织固定,缺乏灵活性不易分合不利于讨论与讲授的自由转换。不过,如果是整课讨论适合此方式。讨论的空间组织虽然仅是形式,但空间安排合理的话,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U”型讨论空间,或者空间组织能自由变化,就完
4、善多了。总之空间组织要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要有利于精辟言论的凸现。四、讨论人员的构成要灵活。讨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团结合作的过程。应关注人员的合理构成,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来优化给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一般来说,同桌彼此熟悉,前后关系融洽,这样也许会合作愉快,顺利完成任务。“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能畅所欲言,观点容易一致;“男女”搭配,能激发个体的表现欲;有活跃分子的,能引发侃侃而谈;掀起高潮;学习互补的搭配在一起讨论,能相互促进,扬长补短,能提供综合性的见解。教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
5、互作用积极发挥组织者、调节者的作用。对小学英语音标教学问题的讨论海原县三河学区苋麻二小周晓霞教学中许多问题的争论,诸如习得与学得、二语与外语的争论;能力与知识关系、结构与功能关系、教师讲授与学习者自主建构等关系的争论;以及语法教学的价值、对待传统教学法的态度等问题的争论等等,不都是长期争执而没有“结论”吗?科学研究需要分歧和争论来推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假说,也允许使用极限推理的思维方法。但是教学实践与理论建构不是一回事,指导教学不宜采取极性思维的立场,不能陷入绝对主义。无论作为教育学还是作为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外语教学都是一个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领域,其
6、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思想教学途径和手段必然是多样性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特定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教学实践中方法选择的特定性(particularity)实践性(practicality)和可行性(possibility)已然成为“后方法”时代(post-methodera)外语教学的共识(陶健敏2007)。语音教学的途径方法也不妨多样化。只要目标明确,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需要尝试不同的方式,这些实践又可以成为理论研究的很好的素材,推进理论发展。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也是适用于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的大规律。对小学英语教学中音标教学的利和弊,我们了解的还不是
7、很清楚,还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验设计和操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戒除事先可能有的预设而保持中立,如果事先有支持或反对音标教学的倾向,实验结果往往会“表明”他们的预设是“成立”的,这样“实证研究”的结论就不可靠。同时,对于实证研究我们不能有太多奢望,它的结论往往是倾向性的,且实验条件和实际教学条件总会有某些方面的差异。教学实践需要理论指导,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需要了解吸收,但是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应该是教学实践。理论需要与实践结合,且最终只能以实践效果作为标准不顾实践而迷信理论的做法无异于“买鞋子的郑国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