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方案.doc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方案.doc

ID:51492022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方案佳木斯地区创业乡中心学校学员姓名韩冰课题名称《垂直与平行》科 目数学年级四年级教学时间2013年10月学习者分析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以后,本单元教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教材按上述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以理解这两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

2、。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2.在分析、比较、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三、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认识垂直与平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学资源课件、三角板、直尺、白纸、大头笔、小棒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1.导入新课(画图

3、感知)导入:同学们认识直线吗?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白纸,把它平放在桌面上,摸一摸,把这张白纸看成是一个平面,然后,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一条直线。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直线的知识。师:请同学们闭上小眼睛,想像,这个平面慢慢变大,变得无限扩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直线也跟着不断延长。这时,又出现另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臵关系是怎么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教学活动21.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刚才的想法画在白纸上。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你

4、想到几种就画几种,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教学活动3(一)展示各种情况(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想法最多?(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有不一样的,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给这些情况编上序号)(二)进行分类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这些作品分分类吗?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可以按先给这些作品编上号直接分类。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分

5、成几类?(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2.引导学生分类。(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分法后)师:对于他们小组的这种分法,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教学活动4(一)揭示平行的概念(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师:这几组直线就真的不相交了吗?怎样验证?(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师:在数学上,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板书:平行线)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行线?质疑: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吗?(实物演示)师:将这两根小棒想象成两条直线,(摆在同一个平面上),它们平行吗?(摆在不同的平面上)现在呢?为什么?(可用学生的两只铅笔现场演示)师

6、:这两根小棒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难怪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所以,我们还要给互相平行加上一个条件:“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在同一平面内)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什么是平行线呢?(引导多名学生概括完电脑出示定义)(二)提示垂直的概念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师:你认为在这几组相交的直线中哪种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师:这几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板书:成直角、不成直角)师:怎么证明这几个是直角呢?(让学生通过测量和比对得出结论)(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

7、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么样才互相垂直?教学活动5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分类活动,认识了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同的位臵关系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两种比较特殊的是垂直与平行(板书课题)阅读教材内容,质疑解答。教学活动6巩固练习(略)教学活动7拓展延伸(略)教学活动8课后作业1、你对“垂直与平行”的认识有多少?写成数学日记,与老师交流!2、完成课本第68页第1-3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