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46860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和谐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我们曾经一起学习过有关数的产生,知道了数字和数都是人们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明和发展的。不但是数字,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正在学习的、以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人们的生活、劳动中来的,而且学习
2、这些知识又能更好地为生活、生产服务。所以学好数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在生活生产中都会用到,同时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生活中有很多蕴含数学知识的事例。不信,请注意: 2)故事:课间,同学们安静有序地休息。(课件1) 朱吕浩在经过吴炫陶的座位边时,不小心把吴炫陶的文具盒弄到了地板上,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课件2) (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3)朱吕浩也像同学们说的和期望的一样,马上向吴炫陶表示诚挚的歉意后,迅速将散落的文具盒及地面上的铅笔、圆珠笔等文具收拾好放回桌面,事情好象到此结束了。不过,在收拾文具时,他却发现了一件事,而且引起了他的思
3、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散落在地面上的文具,聚焦在两支铅笔上) 4)他想到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对他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表示钦佩的同时,不妨来看看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两支铅笔落在地面上,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呢? 2、探索比较。 1)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两支笔代替摆一摆,摆了一种图形后,再把这种图形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2)摆完后,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讨论一下,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每小组做好发言准备。(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我们请一个小组来说说他们的发现。 学生展示后,还有要补充的吗? 4)我们将
4、这些形成的图形整理一下(课件显示)。 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进行一些适当的分类呢?思考一下,小组内可以小声讨论,注意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对图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小结:同样是这些图形,我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5)我们选取其中一组分类的情况继续研究下去。(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分类) 3、深入研究。 1)我们将落在同一地面上的两支铅笔形成的图形分成了“相交”和“不相交”两类。像这样落在同一地面上在数学上可以表述为“同一平面”。如果一支在地面一支在桌面则是不在同一平面了。(课件显示) 2)如果我们把落在同一地面上的两支铅笔,也就是
5、同一平面上的两支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的话,也就是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图形,现在看看,和原来相比,铅笔换成了直线,思考一下,刚刚的分类会不会有变化呢? 3)小组内讨论,引导: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分类。(课件显示) 真是了不起,刚刚汤老师和听课的老师们一起领略了同学们的风采,你们真是好样的,学习就应该这样,敢想、敢说、敢问,还要会动手、动口和动脑! 4、归纳特征。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相交和不相交。 2)那么在数学中对这两种情况又是如何介绍和描述的呢? (课件出示) (对相
6、交的情况又是如何介绍和描述的呢?相交——垂直) 5、强化特征。 1)下列几组直线,请刚刚学习的知识判断一下。 2)出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盒子,画在不同面上的两条直线,质疑同一平面。 3)判断下列哪些直线是互相平行,哪些是互相垂直。 指出:平行线和垂线都是相互的,不能单独说哪一条直线是平行线或垂线。 引导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也可以说,这条直线是那条直线的平行线、垂线。 6、灵活运用。 1)正如我们从生活中发现并学习了平行和垂直一样,我们每天都在与平行线和垂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你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身边哪里有平
7、行和垂直呢? (学生说或组内相互说说) 2)出示校园图,找一找平行与垂直。 7、拓展巩固。 1)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很多的平行线与垂线,要是给一张这样不规则纸,你能找到平行与垂直吗? 2)动手折折,可以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动手试试吧。 3)学生动手折纸,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5)同学们真不简单,竟然能在这样的一张纸上通过自己动手折折平行线和垂线! 请把这些纸收拾起来,吃课间餐时还有它的用途呢?我们连一张纸也不要浪费。 8、全课小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