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91195
大小:357.1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1911-2013 大豆疫病测报调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16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911—2013大豆疫病测报调查技术规范Rules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TechnologyofSoybeanPhytophthoraBlight(PhytophthorasojaeKaufmann&Gerdemann)2013-07-29发布2013-08-29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911—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安徽省
2、标准化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智谋、吴倩、张莉、戚仁德、陈方新、吴向辉、凌俊杰、郭敏、潘月敏。IDB34/T1911—2013大豆疫病测报调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大豆疫病发病程度记载项目和分级指标,病情的系统调查、大田普查、测报的一般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区域范围内实施大豆疫病的测报调查。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中心病株centraldiseasedplant(s)一个生长季节中,田间初次出现的零星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2.2始见期dateofdisease
3、beginning首见中心病株的日期为病害的始见期。2.3病株率diseasedplantrate病株率是指调查发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率。2.4病田率diseasedfieldrate病田率是指发病田块数占调查总田块数的百分率。2.5严重度severityscore严重度是指大豆植株上发病器官占植株相应部分的比例,用分级法表示。分级标准如下:a)0级:幼苗茎部和主根上均无病斑;b)1级:茎基部和主根上有病斑,病斑面积占茎部和主根总面积的1/4以下;c)2级:茎部和主根上病斑面积占茎部和主根总面积的1/4~1/2左右;d)3级:病斑占茎部和主根
4、面积的1/2以上;e)4级:茎基部和主根上病斑连片,已形成绕茎现象,但根系并没坏死;1DB34/T1911—2013f)5级:地上部萎蔫或枯死。2.6病情指数diseaseindex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和严重度、用以表示病害发生平均水平的综合指标。通过公式(1)进行计算:(SiPi)I100.................................(1)NT式中:I——为病情指数,Di——为各严重度级值,Pi——为各级病株数,N——为调查总株数,T——为严重度最高级别的数值,即5。3发生程度分级大豆疫病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轻
5、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以病株率为发生程度分级的主要因素,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比率作参考,各级指标见表1。以大豆生长季的最终病情定当地当季年发生程度。表1大豆疫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发生程度(级)12345病株率(D,%)0<D≤55<D≤1515<D≤3030<D≤40D>40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比率(S,S<1010≤S<2020≤S<3030≤S<40S≥40%)4系统调查4.1调查田块根据当地春大豆、夏大豆栽培品种种植情况,选择地势低洼、种植密度高、连作的感病品种田2~23块,每田块面积
6、不小于2×667m,作为大豆疫病的大田病情系统调查田。系统调查田应配置可测大气温度、降水量和湿度的气候观测设备。4.2调查时间大豆齐苗后,或根据常年发生情况推测的中心病株出现日前3~5天开始调查,以后每5天调查一次。4.3调查方法2DB34/T1911—20132采用按行踏查的方法查找中心病株,踏查面积不少于2×667m;若气候条件适宜,但未见中心病株,应扩大调查面积。发现中心病株后即转入病情动态调查。病情动态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方法,每块田定10点,其中至少1点有发病病株,隔行调查,每点10株,调查发病株数和严重度级别,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
7、结果记入大豆疫病大田系统调查表(见附录A表A.1)。5大田普查5.1普查田的设定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田块类型选择调查田,每种类型田调查数量不少于5块,调查总田块应在15块以上。5.2普查时间大田普查一般在中心病株出现后开始,每10天一次。5.3普查方法2未见中心病株田块按行踏查,已见中心病株田块则采用平行跳跃式调查。田块面积不足667m则全2田实查,田块面积在667m以上,则10点取样(取样方法同大田系统调查),每点查10株,调查病株数,计算各田块病株数、病田率和平均病株率。将普查结果按发生程度的分级汇总后填入大豆疫病大田普查统计表(见附
8、录A表A.2)。6气象要素观测大豆生育期间,利用田间设置的气候观测设备,以小时为间隔记载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资料,结果填入田间气象要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