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88469
大小:1.82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24
《高中政治课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zxxkw学科网学.科.网甲、乙、丙、丁四人就各自的买房问题展开了讨论:◎甲:我买房子一定要是奢华的别墅,别人休想比得过我;◎乙:我想买一套与众不同的房子,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我与别人不一样;◎丙:我得综合考虑,比如房价是不是在我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地域、交通、环境等因素也是我得仔细思量的;◎丁:我跟着大家走,大家伙的选择铁定错不了。一、消费心理面面观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学科网2一、消费心理面面观◎从众心理(1)特点:(2)评价:(3)态度:跟风、随大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利)引发对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带动产业发展;(弊)不健康
2、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3学.科.网4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求异心理(1)特点:(2)评价:(3)态度: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利)有时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zxxkw5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攀比心理(1)特点:(2)评价:(3)态度:炫耀性、虚荣心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不健康的心理,坚决抵制6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异心理B.从众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每逢新年,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
3、贺卡,现在送的礼物的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的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只好如此了。”这种消费观属于()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现在许多高校学生(包括个别中学生)消费越来越高,连过生日都到高级酒店,有些庭生活比较贫困的学生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过“高档生日”。在消费理中属于()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zxxkw误区: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区分不清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都具有盲目性,但两者却有区别。从众心理是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更多是受别
4、人行为的带动,表现为“人有我有”,而攀比心理则具有强烈的主观动机,满足虚荣感。表现为“人有我有,人有我优”。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求实心理(1)特点:(2)评价:(3)态度:根据需要,讲究实惠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均有利值得提倡和发扬11消费心理特点评价(利弊)态度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引发对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有时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攀比心理炫耀性、虚荣心不实用,对个人生
5、活不利不健康的心理,坚决抵制求实心理根据需要,讲究实惠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均有利值得提倡和发扬zxxkw◎原则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1)要求: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思考(“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2)反对:撑面子的过度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适度消费vs贷款消费、超前消费、滞后消费◎适度消费: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超前消费也叫过度消费:是指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缺乏理智,具有盲目性,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是不利的。◎滞后消费也叫抑制消费:是指远远低于自己
6、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滞后消费会过于节俭,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原则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注意:①避免盲目跟风②避免情绪化消费③避免只重物质而忽视精神消费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合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B、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D、量入为出,合理消费zxxkw据有关部门统计,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塑料袋被国际人士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而我国每年的废弃量达100亿只之多,其中80%
7、以上未经回收,被大量的散落在环境中。◎原则三:保护环境,绿色消费(1)原因:(2)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3)核心:可持续性消费(4)具体体现和要求:5R19①作为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使用,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②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积极从事绿色产业的生产。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③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引导,坚决关、停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