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16找骆驼(课例1的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廖素珍-西区中心小学.doc

语文-三年级上册-16找骆驼(课例1的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廖素珍-西区中心小学.doc

ID:51475435

大小:7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5

语文-三年级上册-16找骆驼(课例1的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廖素珍-西区中心小学.doc_第1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16找骆驼(课例1的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廖素珍-西区中心小学.doc_第2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16找骆驼(课例1的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廖素珍-西区中心小学.doc_第3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16找骆驼(课例1的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廖素珍-西区中心小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三年级上册-16找骆驼(课例1的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廖素珍-西区中心小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6《找骆驼》教学反思一西区烟洲小学肖吕纯从课文性质而言,《找骆驼》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就要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性质。第一次教学设计当屮由于害怕没有亮点,所以将每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扌ii,环节与环节之间非常紧凑。这反而淡化了阅读教学的特点,变成了用精读课文的方法来教课文。特别是朗读课文这样的环节,是否应该在略读课上有所体现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应该对略读课文的特点以及性质有更加深入地理解。接着,应该深入研究小学阶段的略读课文体系。最后,重新审视《找骆驼》这篇课文,抓住教学FI标,做好教学设计。一、略读课文的特点及性质: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它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

2、章大意。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对略读的定义是: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屮也写道:“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语文新课标屮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并在第二学段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O“略读教学”是相对于“精读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略读教学不同于略读,不仅要关注略读内容,还必须重视略读方法、策略的研究,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略读教学旨在让学生在略读实践屮获

3、取信息,还要让学牛在不断地实践屮学习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略读的能力。二、小学阶段的略读课文体系:《找骆驼》是人教版教材,故研究主要以人教版为例进行:人教版课文当小略读课文的比例图,如下表:册数一上…下二上二下二I-三下四上四下五上五下六上六下总数203434323232323228282821略读000088141514141411分比25%25%44%47%50%50%50%53%选读56688888883由此表可见,“略读课文”在课文为屮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多,3-6年级的略读课文总数是98篇,占总课文数的42.06%。三年级才开始设略读课文。三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有:《槐乡的孩

4、子》;《我不能失信》;《听听,秋的声音》;《找骆驼》;《一幅名扬屮外的画》;《香港,璀璨的明珠》;《狮子和鹿》;《好汉查理》。《找骆驼》是学生们接触的第四篇略读课文。三、教学设计注意事项:《找骆驼》教学设计要注意几点:1、字词教学、朗读课文不作重点既然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特点、性质都不相同,教法固然应该有所区别。不应以字词教学和朗读指导作为重点。但是,最后环节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2、关注学法的迁移运用既然,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和运用,就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上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略读课文。甚至可以让学生先冋顾一下以前学习吋,老帅提出的学习要求以及可以采取的学习方法。3、自主

5、阅读也不是自学略读课文不等于精读课文,也不等于IH读课文。光有学生的学还不够,还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导。要避免略读课成为“优生的舞台”必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与学生互动,从而学到新知识。总之,第二次教学设计当注意以上几点。16《找骆驼》教学反思二西区烟洲小学肖吕纯《找骆驼》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指导商人找回骆驼。与本单元其他课文一样,《找骆驼》也是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为主题。经过反复磨课,我有如下体会: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找骆驼》这篇课文结

6、构清晰。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课文以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在叙述屮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他道骆驼特点的,血是讲老人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教学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新课标指引下的现行语文教科书都是以单元主题来组元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单元屮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补充和丰富单元的主题内容,共同完成单元的教学H标。从整个单元来看,《找骆驼》即是前面精读课文的一个延伸,又是前面几篇略读课文所学的阅读方法的一个实际运用和检验。它与《花钟》等精读课文一脉相承

7、。从人教版语文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来看,这是同学们接触的第四篇略读课文。这就意味着,同学们已接触过略读课文,已经有一定的自读能力,但仍不能达到完全独立阅读,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握好教学H标及重难点,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有效性。二、把握略读课文性质。深入钻研教材后,“略读”这个概念就凸显出来。为了更好地把握略读教学,我查阅了大量与略读和关的资料,明白了略读的性质: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它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