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课件.ppt

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课件.ppt

ID:51472509

大小:266.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3-23

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7章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一、群体动力学的基本构建因素二、群体过程效应三、团队:授权的工作群体四、高效团队的创建与管理群体过程与团队管理群体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具有社会性互动作用个体构成。群体成员时相互影响的,影响对方,也受对方影响。因此群体与聚众(aggregates)不同。群体身份定义了我们是谁。四个特征:社会性互动稳定性共同的兴趣与目标对同属一个群体的认知一、群体动力学的基本构建因素(一)规范(二)地位(三)凝聚力群体动力学的基本构建因素所有的群体都有自己的规范(norms)。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成员

2、知道自己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行为方式的期望。一旦群体规范被群体成员认可并接受,它们就成为影响群体行为的手段,而只需最低限度的外部控制。(一)规范每一个工作群体的规范都是独特的。群体规范通常包括绩效规范、形象规范、社交约定规范和资源分配规范。大量事实表明,群体能够对其成员施加巨大的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符合群体的规范。但个体不会接受自己所在的群体给他们施加的所有从众的压力的。因为人们通常参加多个群体,而这些群体的规范也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个体一般选

3、择遵从那些他们自己认为很重要的群体的规范,这些群体就是所谓的“参照性群体”(referencegroups)。并非所有群体都能对成员施加相同的从众压力。所罗门·阿希的实验表明,37%的被试者在明知错误的情况下选择了与群体其他成员保持一致的错误的回答。这表明群体规范能够对成员构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也就是说,许多人渴望成为群体的一员,而不愿意与众不同。从众压力试验时代和文化背景是从众水平的高低的重要因素。文化背景是指个体他身处于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之下还是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之下。但是群体规范对同一群体内成员的影响力又存在着差异。通

4、常情况下,地位较高的群体成员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偏离群体行为的规范。他们比地位低的同伴更能抵制群体规范的从众压力。不过必须是在不损害群体目标的前提之下。有助于我们理解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的是“地位”(status)。地位指的是他人对于群体或群体成员的位置或层次进行的一种社会界定。在由地位等级构成的生活中,没有哪些方面与地位无关。(二)地位:群体成员资格的威望即使在最小的群体中也会发展出用于区分成员的角色、权力等。在理解人类行为(当然包括组织行为)时,地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地位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对群体规范的遵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

5、定着成员在群体内的地位,这是成员遵守规范的原动力。地位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最确定的发现之一是更高地位的人往往比更低地位的人有更大的影响力。地位(包括正式地位和非正式地位)是群体成员追求的重要目的。凝聚力也称内聚力(cohesiveness),指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高凝聚力的工作团队指群体成员相互吸引、接受群体目标并在工作中相互帮助以实现目标的团队。低凝聚力则相反。从本质上讲,凝聚力指一种共同的感受、团结精神、群体的归属感。(三)凝聚力1.加入群体的难度2.外部的威胁3.群

6、体规模4.成功的历史凝聚力的决定因素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及高内聚力结果如下损害内聚力的因素及低内聚的结果研究发现,内聚力与群体绩效有关。但许多研究还一致表明,内聚力与群体绩效的关系依赖于群体中所建立的绩效规范。如下图的矩阵所示。群体内聚力、绩效规范与群体绩效的关系而且,对于组织来说,群体凝聚力是把双刃剑,有时高凝聚力的群体可能损害组织的绩效——只要该群体认可的是低绩效规范。二、群体过程效应群体过程中会出现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是处于群体中的个体绩效或大于或小于其独处时。(一)社会促进效应(二)社会惰化效应(三)群体思维与群体偏移社会促进

7、效应(socialfacilitationeffect)指的是在别人面前,个体绩效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的倾向。有关社会促进方面的研究告诉我们,当别人在场时,个体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会更快,也更精确。但是,如果个体从事的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复杂工作,别人在场可能会对绩效水平产生消极影响。(一)社会促进效应社会惰化(socialloafing)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更努力的倾向。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的马克斯·瑞格尔曼就比较了拔河比赛中的个人绩效与群体绩效的关系。他发现由3人组成的群体产生的拉力只是单人拉力的2.5

8、倍,8人群体产生的拉力不足单人拉力的4倍。(二)社会惰化效应是什么导致了社会惰化效应呢?一种可能是群体成员相信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如果你觉得别人是懒惰或无能的,你就可能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因为只有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