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43948
大小:2.59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03-22
《2018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淮滨县中等职业学校李国涛前不久,清华教授被骗1760万。于是,五个经典评论出来了:一是清华老师真有钱;二是清华老师也能被骗?三是这么傻的老师怎么也能在清华;四是这么傻的人怎么能赚这么多钱?五是谁能告诉我骗子到底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这个学校现在招不招研究生?2018级清华大学经济学院开学典礼。院长:你们是天之骄子,作为经济学专业一名学生,你如何实现首富王健林“先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学生:只需骗到6个清华老师。院长:滚![怒]…4明确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学习目标走进高考作文2016
2、年高考全国共有九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六套。2016年高考语文命题牢牢把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改革主题,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语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提升命题质量,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强化素养立意、能力主导,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体现语文考试的人文特点与时代气息。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
3、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所给的材料主要有: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如寓言);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如诗歌);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13材料作文审题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名称类别表现材料作文审题4痼疾误解材料,题型不清或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或误
4、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断章取义,因小失大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跑题。只见现象,不见实质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忽视要求,抛却材料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2.多向性原则:一般
5、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力求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审题原则: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技法指导一、抓关键句法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17例: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
6、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审题: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立意与命题还能成为问题吗?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例2012大纲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
7、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甩掉了多余的顾虑审题:关键句“脱掉外衣和鞋袜,
8、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立意:甩掉多余的顾虑二、由果溯因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技法指导21例1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