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36828
大小:15.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4
《透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要求.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透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目标要求言简意赅。笔者认为,只有准确、全面和深刻地把握教学目标的本质要求,才能确保策略教学的有效到位,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之教学要求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一、发展性数学策略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出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强弱。因此,解题策略的教学要求应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逐步积累和思维的不断发展而同步提高,体现教学的发展性要求。1.就策略的内
2、容安排而言,要做到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极其丰富,必须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按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让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课程目标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了侧重面不同的原则性要求,第一学段侧重于通过介绍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第二学段则侧重于让学生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如苏教版从第二学段开始每一册都编排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中年级侧重于掌握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列表法、画图法等,高年级侧重于学习一些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枚
3、举、倒推、替换、假设、转化等。2.就策略的形成过程而言,要做到螺旋式上升一种解题策略并非靠解几道题或上一节课就能形成的,一般需经历渗透+认识+运用这一螺旋式』:升的过程。渗透阶段学生处于无意识的应用状态,认识阶段学生在理解策略的基础上,能有意识地应用策略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数学问题,而运用阶段学生能依据问题的具体特点,自觉运用相应的策略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比如“转化”的策略,苏教版安排在小学最后一个学期学习,其实之前的教学中已经进行了较多的渗透,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要用到“转化”,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计算
4、公式的推导及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也都要用到“转化”……因此,六年级下学期专题学习“转化”的策略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积累的经验,帮助理解,“转化”的本质特点:一是等值性,也就是说“转化”应该在不改变问题结论的前提下进行;二是变式性,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通过改变问题的呈现形式(如形状、表达方式等),以利于问题的解决。待学生认识“转化”的策略以后,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策略的应用水平。可见。解题策略的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靠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有目的的训练方能取得成效。二、综合性1.教
5、学目标应体现全面性教学时,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某种解题策略,而应力求体现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过程,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等的发展,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要让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要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2.教学内容应体现完整性“完整性”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解题策略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完整性”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
6、是要将解题策略的教学贯穿于小学的各个阶段。具体内容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形成一定的序列。低年段仍然以渗透为主,但一些一般的策略,如分析法和综合法等,还是必须尽早加以训练。二是在教学好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策略的同时,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实际需要,适当补充诸如猜测、类比、验证、试验、延伸等有助于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常用策略。三是不能让解题策略的教学昙花一现。也就是说,不能只注重集中性学习,而忽视经常性的应用。3.教学方法应体现灵活性一方面不能将解题策略的教学单一化。教学时,教师不能孤立地教学某种策略,而应了解教材编写
7、意图.有机地将前后策略联系起来,提高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不能将解题策略的应用呆板化。有时仅用一种策略还较难实现问题的解决,这时就需要用其他策略辅助,如运用“倒推”策略时还往往要以列表法、画变化图或画线段图等策略为辅助,让事物的变化过程直观、简明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进行倒推。三、适度性1.问题的难度要适当由于受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会把学会解像教材例题类型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题型+题海”式的教学策略。教材为了便于体现策略的应用价值,选取的问题又大多是奥数训练的内容。如教学假设法用的就是“鸡兔同笼”题。这
8、样,容易导致教师走人解题策略教学的误区。于是很多教师都在埋怨“新课标”的要求太高了,怎么把数学竞赛的内容都编进了教材?要消除上述误解,必须正确认识“问题解决”与“策略应用”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新颖的问题需要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