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6例.doc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6例.doc

ID:51424357

大小:58.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6例.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6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6例【关键词】黄疸【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80-6115(2004)06-0547-01急性传染性肝炎包括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两种,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以身、目发黄,小便色黄为主要症状的病症,颇似祖国医学“黄疸”病中的“阴黄”范畴。如淸《沈氏?遵生杂病源流犀烛》说:“天行疫病,以致发黄,俗称黄疸。”内经《素问?气变大论》说:“湿热相交,民移多痹。”这些都说明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其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天行疫病,感受疫毒湿浊Z邪,饮食不节所致;二是肝郁气滞、脾胃所伤有关。”笔者运用了祖国医学的理论,0拟''黄疸I号”,又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6例,疗

2、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9〜14岁21例,21〜30岁15例,31〜43岁20例,临床症状:(1)与急性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2)疲乏无力,食少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胶腹胀满、肝区疼痛(小儿自述腹痛)、大便干、小便色黄如浓茶;(3)皮月夬、巩膜黄染如桔色,舌质红、苔黄腻;(4)肝区叩击痛,肝肿大,质地软,个别患者有脾脏轻度肿大;(5)化验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髙,转氨酶GPT150U以上。其中1例转氨酶高达500U以上。AST谷草转氨酶75.20U/L以上。HBsAg(乙肝表而抗原)3例阳性。1.2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以清

3、热利湿,解郁疏肝为主,自拟“黄疸I号”。方剂组成:茵陈、梔子、板蓝根、龙胆草、金钱草、云苓、丹参、枳壳、元胡、郁金、白术、内金、车前子、焦山楂等,每日1剂,每剂水煎3次,兑入一起分3次口服,小儿量酌减。(2)西药治疗:10%葡萄糖500ml,强力宁20〜40ml,三磷酸腺昔20〜40mg,辅酶A100〜200U,肌苛0.4g,维生素1.0〜2.0g,茵梔黄10〜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1.3治疗结果21例儿童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2天,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呕吐止,6天吋,诸症减轻,黄疸消退,连服12剂中药,白觉症状全部消失,1个月化验肝功,均止常。35例成年患者,治疗

4、4天症状改善,7天黄疸消退,连服中药20余剂,诸症消失。1个月化验肝功均止常。3例表面抗原阳性者也同时转阴,随访2年无复发。平均治疗时间30天,黄疸消退平均10天,以化验血清胆红素止常为标准,总有效率100%。2讨论黄疸I号,主要作用是淸热解毒、利湿退黄、解郁疏肝,本方茵陈、梔子、板蓝根、龙胆草淸热解毒、利湿退黄为主,辅以云苓、金钱草、车前子等增强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丹参活血散瘀,有利于退黄和肝细胞功能的恢复,黄疸者湿热疫毒之邪乘虚而入,结于肝、胆,郁于血分,胆汁外溢,湿热阻滞,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常(消化功能紊乱),故用枳壳、郁金、元胡解郁舒肝,疏畅气机,用白术、内金、焦植健脾燥湿助

5、消化,调理脾胃之功能。西药供给机体营养与能量,增加抗病力,参于肝脏解毒功能。保护肝脏,促进损伤的肝细胞快速修复,降低转氨酶等作用。中西药合用,加速病态的肝细胞修复,疏通了肝内毛细胆管,促进了胆汁排泄,以达到退黄、降酶改善全身症状的作用,使肝脏很快康复。作者单位:068450河北省围场具中医院(收稿日期:2004-03-10)(编辑元红)作者:赵凌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