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冃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探讨莫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以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治疗,严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分别在治疗前及2个疗程后测定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肌
2、酊及尿素氮值。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o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口尿的临床治疗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关键词】前列地尔;替米沙坦;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为慢性肾炎。据报道,20%左右的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来,慢性肾炎起病方式各
3、有不同,属于多病因疾病[1],也有人认为其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2]其可能是由各种细菌、病毒等感染所引起,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及非免疫机制诱发本病。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各阶段病理类型及各个病期不同,其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主要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3],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如果迁延不愈,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为了探索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
4、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口尿患者68例,男性36例,女性32例。所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脏疾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人。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36.5±5.1)岁;病程1.5-10.3年。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38.7±5.4)岁;病程1.3-10.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及表现等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
5、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以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将10ug的前列地尔注射液加入10ml的生理盐水,静脉推注,1次/d。配以口服替米沙坦,80mg/d,1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严密观察治疗过程及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24h尿蛋口定量、肌酹及尿素氮值。1.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原卫生部相关规定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制定以下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即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24h尿蛋口定量<2.0g,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即部分
6、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或基本消失,24h尿蛋口定量持续减少,减少量〈50%,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无明显改善。1.4统计学方法釆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釆用t检验,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o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
7、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其主要临床表现即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其屮,蛋白尿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最主要及最重要的原因[5]。大量蛋口尿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肾小管重新吸收功能障碍,逐渐造成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蛋白尿还与免疫介导的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及机械屏障损伤有关。目前,临床上将有效的治疗及控制慢性肾小球肾炎蛋口尿作为治疗及延缓慢性肾炎发展的重要手段[6]。本研究显示,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口尿的临床治疗效果可靠,且显著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有
8、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并推广。参考文献[1]沈庆法,黄宝英•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9):65-69.[2]张琳,曹式丽•慢性肾脏疾病中的感染性因索病理机制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8,25(5):436-438・[3]朱开颜,毕春艳•黄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