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

ID:51420309

大小:150.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24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_第1页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_第2页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_第3页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_第4页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弟四课词语万花筒【教学目标】(1)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多义词、同义词。(2)学会理性分析和使用新词语。(3)能正确使用熟语,特别是成语。【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多义词、同义词。(2)能正确使用熟语,特别是成语。【教学过程】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学目标】(1)理解词的本义、基木义和引申义。(重点)(2)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多义词。(难点)【教学过程及步骤】—•、导入新课1.“微须”的故事在清朝时有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都要填相貌册,以防止冒名顶替。有个考生写上“微须”二字,表示H己长有少量的胡须。没想到到了试场,考官却把他轰出了考场,理由是“微须”二字应

2、解为“没有胡须”。巧的是另一个考生也写了“微须”,他见势不妙,赶紧冋去把胡了剃掉了,哪知来到考场,考官-■拍惊堂木:“又来个冒名顶替的!”原来,考场文书是这考生的老相识,暗中把他填的“微须”改成T“有须”。这时,又有个考生不服同考官争执起来。考官训斥他说:“读书人怎能连老父子(朱熹)以'微'训'无'都不知道呢?”在当时,应试者是非读朱熹注解的《四书》不可的。结果这考生也不示弱,笑着I叫答道:“照你这么说,那么孔子微服而过宋,就是脱得赤膊精光了?”这一驳让考官哑口无言了。【微:①小,细小:细~・②少,稍:~笑。③衰落,低下:卑~。④精深,精妙:~言大义一一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⑤

3、隐约,不明:~茫;~词一一隐晦的批评。⑥暗中察访:~行。⑦无,非:~斯人,吾谁与归。】2•“意思"的故事(略,书P59)二、词的分类1.从词性上分,词有两大类:实词六种(名、动、形、数、量、代)和虚词六种(副、介、连、助、叹、拟声)。实词是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它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还可以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只是在短语和句式中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或关系。2.从词义上,词还分为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3.从感词色彩上,词分为褒义词、屮性词、贬义词。4.从语体色彩上,词分为书面语词、口头语词。三、多义词(参书P62)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

4、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屮必冇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因此要把握词义应从词语的本义入手。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1.本义: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报初的意义。不一定就是这个词现在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比如“浑”的本义是“水势盛大”,“兵”的本义是“兵器”。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有些词的本义已经消失了,因此一般词典中也不列为义项了,比如“浑”的本义就只有在古代汉语的词典中才能查到。有的本义虽然还存在,但已不能独立使用,比如“兵”的本义就只在“短兵相接、厉兵秣马”等成语中还保留着。2.基本义:词在现代屮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一般在现代汉语的词类中列出的第一个义项就是

5、该词语的基本义,基本义和本义可能一致,如“割”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用刀截断”。基本义和本义也可能不一致,比如“兵”现在的基本义是“战士、军队”。3.借代引申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木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以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屮要记住木义,学会引申。多义词的“借代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Z问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整体与部分、物品与使用考、行为与行

6、为发岀者、工具与活动、材料与产品、产地与产品等都有肴稳定而明显的关联,因而都可以在人们意识屮建立起某种联系,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口”原指“人的一个器官”,后又用做指“人”的量词,这是用部分指称整体;“便衣”原指“平常人的服装”,后又用来指“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这是用物品指称使用者;“编辑”原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后又用来指“做编辑工作的人”,这是用行为指称行为发出者的借代引申义。“兵”后来产生出“军事、战争”(如“纸上谈兵”里的“兵”)和“兵士”(如“强将手下无弱兵”里的“兵”)的意义,也是一种借代引申义。1.比喻引申义:多义词的“比喻引申”是

7、指甲、乙两类对象Z间有某种相彳丹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木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由于包袱可以使人有负重感,于是人们便用“包袱”来指称“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使“包袱”产生出新的意义;“迷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浓厚的雾”;二是“比喻叫人迷失方向的事物”,后者就是这个词的比喻引申义。又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比喻危险境地。比喻义和修辞屮的比喻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