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频考点导航.doc

中考高频考点导航.doc

ID:51372302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2

中考高频考点导航.doc_第1页
中考高频考点导航.doc_第2页
中考高频考点导航.doc_第3页
中考高频考点导航.doc_第4页
中考高频考点导航.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高频考点导航.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频考点导航一、仪器使用篇1.温度计温度计是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其使用方法可以归纳为四点内容:(1)观察: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2)放置: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即: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图1(3)读数: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同时,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记录:记录的结果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数值+单位。典例1(2006年泰州市)请写出图1中

2、温度计的正确读数为。解析:本题容易错解为“-17℃”,注意:无论温度是低于0℃,还是高于0℃,温度计的读数都应该从零刻度线读起,然后再观察液面在零刻度线下方还是上方;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2.电流表(1)使用规则:1较零:接入电路前,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绝不允许把电流表不经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3流向: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4取值:要取合适的量程,使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测量范围,同时又能测得较

3、精确的结果;(2)读数方法: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根据指针位置,正视读数;(3)记录结果:数值+单位,要注意所使用的电流表的单位,数值的小数位数要与所取量程的分度值相对应。典例2(2007年南通市)如图2所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其中电路正确的是()解析:注意两点,一是电流表串联在灯L1所在电路,二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流流向一致,正确选项为C二、物理作图篇1.光的反射作图前提是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反

4、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典例3(2007年山东省课改试验区)如图3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解析:题设中给定入射光线,要作反射光线首先从入射点作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线;注意,由于是相互垂直的双镜面,光线要再次反射,以第一次的反射光线作为第二次的入射光线,作法同上,答案如图4所示。2.光的折射对于光的折射作图,要依据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

5、于法线的两侧;(3)两角关系:1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光从水(玻璃)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入射角=0°典例4(2007年济宁市)图5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位置,并画出折射光线(大致方向)。解析:如图6所示,知道入射光线,先画出法线,由于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考查热点,具体方法如下:(1)凸透镜: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6、;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焦点;3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2)凹透镜: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交于位于透镜入射光线一侧的虚焦点;3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典例5(2007年遂宁市)如图7所示,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光路图。解析:如图8所示4.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对于不少同学来说,电路实物图的连接是个难点,连接实物图要注意一下几个环节:(1)分析电路图的连接方式;1如果是串联电路,则从电源的正极出

7、发,按照电路图的顺序顺次连接各电路原件;2如果是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先连接一条支路,然后再连接另一条支路;(2)注意电流表应该串联在电路中,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选择合适的量程。三、图形分析篇1.物态变化分析(1)判断“熔化或凝固”?1熔化,曲线整体随时间呈上升趋势;2凝固,曲线整体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判断“固体的种类”?1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图像上有一段平缓的位置;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图像一直保持倾斜状态。(3)液体沸腾的状态图:当达到沸点

8、时,温度保持不变典例7(2007年河南省)图12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解析:该图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在4到10分钟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熔化的图像,BC段这6分钟时间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其熔点为210℃,AB段处于固态,CD段处于液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