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画中游》说课设计.doc

《小小竹排画中游》说课设计.doc

ID:51368253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小小竹排画中游》说课设计.doc_第1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说课设计.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小竹排画中游》说课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小竹排画中游》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这是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的一篇诗歌,诗歌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漂亮的江南图,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诗歌我将分2个课时进行授课,这是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的词语、句子;   2.学会由远至近,由左至右地看图;   3.体会江南风景之美,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爱护环境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词语、句子;   2.感受江南之美。  教学难点:   1.在无法亲临其境的情况下感受江南之美  二、说教法:

2、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本课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知导入法。温故而知新,运用旧知导入可以为学生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2.境陶冶法。由于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在无法让其亲临江南的情况下,为学生创设一个旅游的情景,让他们可从听觉、视觉感受江南的美。  三、说学法: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评价成为学生朗读提高的推动力,同时也在正面、互动的评价中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

3、和谐的氛围。为此,在学生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   1.读感悟法。   2.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巩固知新  一个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识记在心,是需要反复巩固练习的,因此,我选择了用开小火车的形式来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而这种富有童趣的识字游戏有效地避免了识字的枯燥,巩固了生字识记。  2.创设情景,激发想像  在复习完生字词之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即将坐火车出发去江南了,你们准备好了吗?那么,现在让我们带上生字宝宝一起出发吧。这样我们可以从语言上为学生营造一个想像中的旅

4、游情境,激发学生对江南进行想像。  接着,我再以一个导游员的身份向学生简单介绍江南,让学生对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学习下文打好基础。  3.配乐朗诵,渲染气氛  本环节我将会采用以音乐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读一读等来感受江南的美。  (1)听一听  在音乐中,我运用语言将学生带入江南之中。哇!同学们看,小小的竹排顺水飘流,两岸都长满了绿绿的树木、禾苗,鸟儿在尽情欢唱,鱼儿欢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啊!通过配乐来渲染气氛,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想像的情境。  (2)看一看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有很大的

5、跳跃性,他们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在这里我有意识地教会他们从远到近,从左到右地看图。看图后引导学生说感想,可以让学生有口语练习机会的同时,也让其对江南的感情加深。我是从两个问题引导的:  ①远处有什么?近一点呢?再近一点呢?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在这样美的风景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读一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多读、多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为此,我采用了学生朗读,老师解释交叉进行的方式进行教学。  把课文分为三句。第一句指名朗读,再重点解释顺水流,通过让学生动手贴一贴的方式

6、,帮助其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分组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第一句读给你的组员听,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把鸟儿、鱼儿的欢快之情表达出来。这可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在文章第二句学习中,我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教学,再次引导学生看图,图文对应。我是从两个问题来引导的:  ①两岸有什么?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②树木的数量多还是少?禾苗是什么颜色?  接着再解释什么是禾苗。  学习第三句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江南是鱼米乡,以及为什么说竹排是在画中游。帮助

7、学生释疑。  4.课后练习,拓展知识  课后作业:(1)把江南的美丽风景介绍给你的父母或朋友;  (2)对江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有关江南的资料。  设计两个层次的作业,可以有效地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五、说板书              小小竹排画中游             江南   鱼米乡             远:   房屋、树木             近:   树木、鱼儿、鸟儿、小男孩、燕子、禾苗、竹排            树木:   数量多〉密            禾苗:

8、   颜色绿〉绿油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