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360774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肩肘倒立要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 本课选择“肩肘倒立”作为主教材,是初授课(4-1),其在单元学习中的具体情况,请详见单元学习设计方案。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九年级)中肩肘倒立教材内容分析,运动技术应该说并不简单,要让学生掌握较准确的技术、技能,不是件易事。肩肘倒立技术要领包括:直腿坐、倒体翻臀、压臂伸髋、夹肘稳定等四个主要步骤,以及后续连贯保护动作屈腿前滚起。其中“倒体翻臀”是整个肩肘倒立技术动作中的首要环节,只有臀部翻起来,才能较好的完成伸髋、夹肘支撑等动作,为能把臀部有效地翻起来我是这样设计的: 1、从直腿坐开始
2、做的倒体动作,要有一定速度,动作要干脆利落。 2、压臂,压臂不仅可以帮助翻臀动作的有效进行,也同样对下一个伸髋动作有良好效果,帮助练习者通过借助双臂直臂压住两侧地面或垫子,使身体在稳定中有效地做好翻臀竖背动作。 3、伸髋技术,到翻臀竖背时,开始做伸髋动作,同时通过夹肘、并腿、绷脚、挺髋、展腹等动作,使之完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倒立姿势。这里夹肘、挺髋是关键 另外,根据本课运动强度不够的情况,利用现有的垫子和场地,在肩肘倒立学习结束后又安排了一个“障碍跑”教学内容作为本课的辅助教材。 确定本课教学内容为:技巧——肩肘倒立,游戏——障碍跑接力。二、学情分析: 首先,初一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3、,肌肉、关节等弹性较好,牢固性、力量较差,同时,从身体素质及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学上要循序渐进,对学生区别对待,提出不同要求,使他们共同进步。 其次,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特点是兴趣极易转移,不宜长时间做单一的技巧动作,要注重变化,抓住学生兴趣点,提高练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练习实效。三、教学目标: 1、80%-90%的学生知道肩肘倒立的翻臀、伸髋、夹肘等动作要领; 2、70%-80%的学生能在保护与帮组下完成肩肘倒立的完整动作;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腰腹力量和奔跑能力; 4、在练习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
4、极向上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肩肘倒立的翻臀;难点:肩肘倒立的稳定性。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创设情景法,启发教学法,激励法等。力求朴实,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给学生提供一个体验成功、快乐及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进行模仿自主练习与小组协作练习,个人及小组展示、比赛等方式,巩固与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六、教学流程: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准备活动提示—准备活动:舞龙游戏,针对性徒手操—语言提示: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组织练习—个别和集体纠错—个人展示—分组展示—游戏:障碍跑接力—组织放松—小结—师生再见。七、教学过程:
5、 (一)课的开始部分(2’):基本常规并简明扼要地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课的准备活动(8’-10’): 1、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在教师基本模仿动作的介绍和学生通过媒体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的小组模仿练习,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全班的“长龙”模仿练习,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原地和慢跑的合理比例的变换练习; 2、紧扣主要内容的简单徒手操练习。 (三)课的基本部分(29’-33’): 1、肩肘倒立(19’-23’)。 (1)首先用提问的方式:“还记着老师宣布的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什么吗?”引入主要内容,进行完整示范。教师的语言导入、讲解及示范,使
6、学生建立一个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为了能达到教学目标,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我们一步一步进行分解练习!”,化难为简,提高学生练习成功的信心。 (2)分解辅助练习: A直腿坐,后倒举腿翻臀,脚尖点地,保持2-3秒。教师口令独立练习。 作用:克服恐惧心理,重点体会直臂压垫和翻臀时腹背的用力; B在A的基础上,两手撑于腰背两侧,两肘内夹保持稳定,曲腿上举,可做双腿骑自行车练习,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人一组协作练习,讲解、示范保护帮助方法;同时提醒后续连贯动作是前滚抱腿起。 重点体会两肘内夹稳定支撑; C在A的直腿后倒脚尖点地和B的稳定支撑的基础上
7、,直腿单腿依次上举、伸髋,脚尖触碰标志物。两人一组协作练习,讲解示范保护帮助方法。 重点体会伸髋展体动作; D完整示范,强调伸髋和夹肘的时机:当举腿至脚尖于头上时积极向上伸髋展体,同时两肘内夹。两人协作练习,讲解示范保护帮助方法。 2、障碍跑接力比赛(8’-10’):男女生混编四人一组,利用四张垫子做障碍物,进行接力比赛。 注意:考虑障碍物间距问题,可让学生先尝试再比赛,安全第一! (四)结束部分(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