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滨海地区排水防涝对策探讨——以厦门市海沧北片区为例.pdf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滨海地区排水防涝对策探讨——以厦门市海沧北片区为例.pdf

ID:51284213

大小:1.41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3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滨海地区排水防涝对策探讨——以厦门市海沧北片区为例.pdf_第1页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滨海地区排水防涝对策探讨——以厦门市海沧北片区为例.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滨海地区排水防涝对策探讨——以厦门市海沧北片区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第12期(总第189期)江西建材建筑与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滨海地区排水防涝对策探讨———以厦门市海沧北片区为例■荣冰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摘要:针对空前严峻的内涝形势以及对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思路的反思,上游地区:规划改造扩容上游天竺山和蔡尖尾山等山区的水库,优中央先后提出了完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要化水库运行调度,增大山区洪水调蓄能力,降低下泄洪水流量,减轻城求,目的在于构建系统化、绿色化、生态化的排水体系。本文以厦门市市规划建设区防洪排涝压力。同时完善山洪防治系统,天竺山区以整海沧北片区

2、为例,通过分析该区面临的排水防涝相关问题,以系统排水治现状河流为主,增加山洪过流能力;蔡尖尾山区以完善截洪沟系统为防涝体系构建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为指导,从源头控制、小排水系统、主,新建并改造若干条截洪沟;中游地区:东孚片区、新阳片区和一农片大排水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滨海地区排水防涝区整治河流水系,优化河渠断面提高行洪能力;完善雨水管网系统,改对策。造未达标的雨水管道,确保雨水管网达到设计标准;结合内涝风险分布关键词:排水防涝海绵城市滨海城市保留现有坑塘水面,合理布局洼地和绿地,增加雨水调蓄能力;下游地区:马銮湾片区直接受到山洪、城市排

3、水和海潮的叠加影响,排水防涝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城市内涝压力最大,构建环湾北溪、环湾西溪、环湾南溪和新阳主排洪渠综合调灾害频发,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城市安全,影响人们蓄水体,预留足够调蓄空间;拓宽若干排涝水系,根据涝水汇集路径合日常生活。传统城市排水建设思路显然无法满足城市水安全、水生态、理布局涝水行泄通道,在内涝高风险区结合地形竖向新建调蓄设施,增水资源、水环境的综合需求,而应综合统筹源头控制、小排水系统、大排[1-2]加排水出路和雨水调蓄空间;填高沿海地势低洼地区,降低受纳水体顶水系统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

4、建综合系统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托对排水的影响。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北片区为例,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滨海地区4各子系统对策措施排水防涝对策。(1)加强雨水径流控制。结合采取截流入渗、收集回用和屋面拦1规划区概况蓄绿化等方式开展雨水资源化利用,回用于园林绿化、道路浇洒和生态规划区位于厦门市岛外副中心海沧区北部,北接集美区、漳州长泰景观补水;规划建设不同的组合模式的LID设施,城中村地区以分散小县,西靠漳州龙海市,南抵蔡尖尾山脉,东部为厦门西海域,总面积型雨水储存及利用LID设施为主;在沿河绿带布局LID设施,截留地表110.75平方公里。规划区属于典型滨海

5、地区,降雨总量大,暴雨频发,径流,降低面源污染;道路LID设施以控制径流污染设施为主,雨水收而且地形条件特殊,受到山洪和海潮的双重影响,防洪排涝压力较大。集口建设初期雨水弃流设施;(2)完善雨水管网系统。重新确定雨水目前随着马銮湾地区的快速发展,海沧北片区的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管渠设计标准:城市主干路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采用5年一遇,次干道扩大,原有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难以满足排水要求。此外,2015年及支路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采用3年一遇。汇水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马銮湾地区成功申报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急需构建科学合的雨水主干管渠宜采用明渠设计,设计

6、重现期应采用10年一遇。校核理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以更加科学、更为系统地落实国家建设海绵城改造标准不足的现状管道,结合规划用地和水系新建雨水管道,完善排市试点的要求。水管网系统。近期村庄进一步完善截流式合流制,远期改造为雨污分2规划区排水防涝问题流制;新建地区建成雨污分流制;(3)竖向控制。规划区用地竖向最低(1)规划区地处山海过渡地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雨季强降雨控制标高按马銮湾最高纳潮与城区雨涝相遇时场地雨水能自排入海,期间将面临山洪、城市排水、海潮三聚头的影响,排水防涝压力较大。并考虑一定安全高程的原则进行控制。根据该原则,马銮湾湾区范围其中环

7、湾北溪子流域和环湾西溪子流域规划建成区外山区面积分别占内的最低控制标高为4.5米;(4)优化排涝水系。结合规划区洪涝风流域总面积的60%和40%以上,山洪排除压力较大;(2)规划区中下游险特点,排涝水系完善优化思路为上治洪、中排涝、下应潮。上游改造沿海地区地势较低,同时区内存在大量城中村,由于建设时序不同,新小型水库,优化山洪排除系统;中游完善排涝河道,优化河渠断面堤岸;开发用地与原有村庄竖向未考虑系统衔接,导致部分村庄场地竖向低下游改造新建水系增加调蓄空间,提高洪潮遭遇应对能力。规划排涝于周边地块;而村庄内部竖向控制不成系统,低洼地较多。以上原因致水

8、系总体格局为“一环四河”的结构。一环为环湾北溪、环湾西溪、环使部分村庄洪涝灾害较重。同时新增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