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教学设计.doc

篆刻教学设计.doc

ID:51262575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0

篆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篆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篆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篆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篆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印章的篆刻”教学设计  “印章的篆刻”教学设计  “印章的篆刻”教学设计  掌握镌刻印章的基本技能  教学分析  《印章的篆刻》,是江苏省教材《工艺制作》课本中的内容。教材不仅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同样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所必须的知识和信息,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与信息提供了线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结构呈现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活动篇,另一部分为与活动篇相对应的信息篇。活动篇主要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组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反映了学生在观察、体悟、设计、操作

2、、评价等方面的学习过程,体现终端结果在动作过程中的一般性认知规律。  学生分析  考虑到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学习基础,以及他们的整体观察能力不强,需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我结合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印章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3、面的功能和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学会研究、交流、展示、评价等自主学习方式;  3.掌握磨平印面、转印、镌刻、铃印等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镌刻过程中的刀法  教学方法  1.研究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结合;  2.过程与方法结合;  3.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  教学手段  板书、板图、教材图例分析,实物投影辅助教学、学习评价  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活动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定,诠释学习评价表。  附:印章篆刻操作室管理制度  1.进入

4、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  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  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  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作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  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二)导入新课  叙: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问:同学在哪些地方见到

5、过印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成绩报告单、发票、书画……  问:有谁知道印章起源于什么时候?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叙述:  我国的印章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代就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载事迹,据有关资料记载印章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则被广泛使用。之后则有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三)讲授新课  叙:印章的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种类与用途也多种多样。  简介印章的分类与用途:  (1)封泥: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竹木片上,再将这些竹木片编联在一起,写好的公文或书信用绳子栓好,为了保

6、密,在绳子结上加一块轻泥,再在泥面上盖印,泥面上出现凹凸的字,人们把这种盖有印的泥称为“封泥”。  (2)古玺:秦代以前的印章称作“玺”,因距今久远称为“古玺”,到汉代只有皇帝、皇后的印章才称“玺”。  (3)秦汉印: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昌盛,印章空前发展起来,多以小篆、缪篆入印,达到了印章艺术历史的高峰,这时期的印章称为“秦汉印”。  (4)官印:此种印区别于私印,印面多用“印”、“章”等文字,多为年俸禄两百石以上的高官所用,汉代流行。  (5)私印:区别于官印的私人用印,印面多为“信印”、“私印”字样,以汉代最为流行。  (6)肖形印:以图像入印的印

7、章。  (7)闲章:从隋唐时期的“闲印”开始,唐太宗有以年号为印文的联珠印“贞观”,印章转入游艺性质并作为艺术作品的补充后,这类印章称为“闲章”。  (8)边款:在印章的边侧刻上作者姓名、制作年月、地点或记叙与印章内容有关的文字,因其位置在印之边壁,称为“边款”。  (9)藏书章:唐太宗曾把联珠印“贞观”盖在御藏书画上,后人效仿,文学家苏东坡有“赵郡苏轼图籍”的印章。明清以后这类印章越来越多,大体分为收藏类、鉴赏类、校订类。  2、问:有没有同学篆刻过印章?篆刻印章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  工具:印床、印泥、刻刀、砂纸、铅笔、白纸、印蓝纸、刷子  材料:青田石

8、、寿山石等  印章制作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