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doc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doc

ID:51210840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doc_第1页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doc_第2页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课题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时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学习既巩固了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了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同时为电解质溶液、中和滴定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②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课前探究,学会收集信息和

2、加工信息的能力;②通过课堂探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③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与换算,提高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三、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的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四、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实验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在课

3、堂上让他们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m/m、n/V,进而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自主探究【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举例】:NaCl+AgNO3=AgCl↓+NaNO3,【提问】:这个方程式代表什么含义?让学生从质量和物质的量两个角度分析定量关系。【提问】:这个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对于溶液,是量取体积方便还是称量质量方便?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将物质的量和体积

4、简单的联系起来呢?这个就是我们前面了解到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最后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板书】: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2、表达式:,单位:mol/L或mol·L-1在学生理解概念后,通过以下具体实例来巩固、运用概念:①1mol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2L的溶液,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②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第一个练习是对概念的直接运用;第二个练习巩固已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换算”。【探究二】: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三所学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内容,【提

5、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那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请同学们将这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然后计算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学生不难从两者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作出比较,得出区别的地方,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让学生先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从而得出抽象的转换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6、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板书】:,注:的单位为g/cm33、开拓眼界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之后,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化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板书】三、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4、课堂评价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堂评价练习,巩固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用mol·L-1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长度B.质量C.物质的量D.物质的量浓度②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密度为ρ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B.C.D.5、教

7、学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没有过分强调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是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用创设问题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秘。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