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件-病性辨证1.ppt

中医诊断学课件-病性辨证1.ppt

ID:51201766

大小:1.01 MB

页数:87页

时间:2020-03-19

中医诊断学课件-病性辨证1.ppt_第1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病性辨证1.ppt_第2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病性辨证1.ppt_第3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病性辨证1.ppt_第4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病性辨证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课件-病性辨证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病性辨证成都中医药大学严石林第八章病性辨证概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病人表现各种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辨别病性的辨证方法。病性是指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也称为病因。内容:包括六淫、气血、津液、阴阳、七情等证候。意义: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辨识,可直接指导立法,处方和治疗。亦为脏腑等其他辨证打下基础。第一节辨六淫证候一、风淫证1、概念:指风邪侵袭人体肤表、经络,卫外机能失常,表现符合风性特征的证候。2、病因:外感风邪3、临床表现:(1)风邪袭表:恶风寒,微发热,汗出

2、,脉浮缓,或有鼻塞,清涕、喷嚏,咽喉疼痛,咳嗽等症。(2)风犯皮肤:皮肤瘙痒,丘疹,病癳。(3)风袭经络:肌肤麻木不仁,口眼歪斜。(4)风湿流窜关节: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5)风水束肺:突然面部浮肿。4、常见证型风寒、风热、风火、风湿、风痰、风水、风毒等证。5、审证要点:微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风团,瘙痒,麻木,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面睑浮肿。二、寒淫证1、概念:寒邪侵袭机体,阳气被遏,以恶寒、无汗、头身或胸腹疼痛、苔白、脉弦紧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2、病因:(1)淋雨,下水,衣单,露宿感受寒邪。(2)

3、嗜食生冷食物。3、特点:起病急,病势较剧。4、分类:伤寒,中寒。5、临床表现:(1)伤寒证:又名外寒证,表寒证,寒邪束表,太阳表实证。病机:寒伤卫阳。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嗽,气喘,痰白清稀,舌苔白,脉浮紧。(2)中寒证病机:寒邪内侵,损伤阳气。表现:寒邪客肺:咳嗽,哮喘,咯白痰。寒滞胃肠: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寒滞肝脉:肢体厥冷,拘急,无汗,肢体踡卧。津液未伤:口淡不渴,面色白或青,小便清长。舌脉:舌苔白,脉沉紧,沉迟,沉弦有力,或伏。6、常见证型(1)病位:寒邪

4、客肺,寒滞胃肠,寒滞肝脉,寒凝心脉,寒凝胞宫。(2)病因:风寒,寒湿,凉燥,寒痰,寒饮,寒凝气滞,寒凝血瘀,寒伤阳气——虚寒,亡阳。7、审证要点:新病突起,病势较剧,有感寒原因,寒冷。三、暑淫证1、概念:感受暑热之邪,耗伤津液,以发热口渴、神疲气短、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暑证有严格的季节性,与火热证不同:(1)传变快,多见气分证。(2)发热高。(3)易闭心神。2、病因:感受暑邪。3、临床表现(1)暑伤气阴:恶热,汗出——暑热升散。气短神疲,肢体困倦——耗气。口渴喜饮,小便短黄——伤

5、阴。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2)暑闭气机:胸闷,腹痛,呕恶,无汗,气喘。(3)暑闭心神:卒然昏倒,昏迷。(4)引动肝风:惊厥,抽搐。4、常见证型;暑湿袭表,暑伤津气,暑闭气机,暑闭心神,暑热动风。5、审证要点:发热,口渴,汗出,神疲,尿黄。四、湿淫证1、概念:外感湿邪,或体内水液失常而形成湿浊,阻遏气机及清阳,以身体困重、肢体酸痛,腹胀腹泻、纳呆、苔腻脉濡为主要表现的病证。2、病因:(1)外感湿邪(淋雨下水,居处潮湿,冒受雾露)。(2)内生湿邪,脾失健运,病理产物。3、临床表现(1)湿郁肌表:头重如裹,

6、嗜睡,身体困重,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皮肤湿疹、瘙痒,面色晦垢。(2)湿伤脾胃: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大便溏稀,小便浑浊,带下量多,舌苔滑腻,脉多濡缓或细。4、常见证型:(1)病位:湿遏卫表,湿凝筋骨,湿痰犯头,湿困脾阳,湿热蕴脾,肝胆湿热,肠道湿热,膀胱湿热,湿热下注。(2)病因:风湿,暑湿,水湿,痰湿,湿毒证。5、审证要点:困重,酸楚,痞闷,腻浊。五、燥淫证1、概念:感受燥邪,耗伤津液,以皮肤、口鼻、咽喉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外燥证:感受外界燥邪,多见于秋季。内燥证:疾病过程中,血虚,阴津

7、亏损致机体失润而表现为干燥的证候。2、病因:感受外界燥邪,多见于秋季。初秋气温为温燥,深秋气凉为凉燥。特点:(1)皮肤,清窍,肺系干燥症状为主。(2)口渴,尿少,便结等津液亏少症。3、临床表现(1)燥伤皮肤: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2)燥伤清窍:口唇、鼻孔、咽喉干燥。(3)燥邪犯肺:干咳少痰,痰黏难咯。(4)津液亏少:口渴饮水,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苔干燥,脉浮。(5)燥证分为凉燥、温燥。凉燥:深秋近冬,似风寒表证。温燥:初秋夏末,似风热表证。4、审证要点:秋季或干燥环境,干燥症状。六、火热证1、概

8、念:感受火热邪毒,阳热内盛,以发热口渴、胸腹灼热、面红、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或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实热证:外感火热等邪气所引起的证候。虚热证:阴虚生内热所引起的证候。2、病因:(1)外感阳热邪气,如高温劳作,感受温热,火热烧灼,过食辛辣温热。(2)寒湿等邪郁而化热。(3)情志过极化火。(4)脏腑气机过旺。特点:新病较急,病情较剧。4、临床表现:(1)热炽炎上:发热恶热,面赤,烦躁,汗多。(2)热盛伤津:口渴喜冷饮,小便短黄,大便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