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数学课堂彰显数学魅力.doc

红色数学课堂彰显数学魅力.doc

ID:51196387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红色数学课堂彰显数学魅力.doc_第1页
红色数学课堂彰显数学魅力.doc_第2页
红色数学课堂彰显数学魅力.doc_第3页
红色数学课堂彰显数学魅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红色数学课堂彰显数学魅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巧用“红色”数学素材彰显“红色”数学魅力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卢花演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还应担负起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原国教副主任柳斌指出:“爱国主义要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一系列的教育中。”教育家赫尔巴德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对人的素养是如此,对数学教

2、学也是如此。因而,我们培养的孩子不仅要具有文化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尽量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使学生徜徉在浓浓的知识传承和道德影响的氛围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俭意识、奉献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多年来,我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红色德育教育,教学中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此我结合自己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谈一些想法。一、渗透爱国主义

3、教育,提高学生爱国爱党意识红色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新大纲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铸人铸魂”。教书育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教书首先要育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该强化德育意识,更加重视发挥数学科的教育功能。4努力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两者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完善的教育形式,那么就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所蕴含的德育要素,时时刻刻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水平提高以后必然也会为数学教

4、学提供必要的保证,最终达到数学与德育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双丰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新教材中的许多例题和练习里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例如“圆的周长”有关的练习,就有好多可以渗透爱国教育的练习,这里举一个例子,如:北京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是个底直径24.2米的圆形大殿。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环绕祈年殿的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水磨转围墙,它内圆的半径是32.5米。回音壁内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我在给学生做这道练习时,向学生渗透了两个方面的教育:其一:向学生介绍1500年前的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有关

5、事迹,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的人,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其二,我向学生介绍颐和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教育学生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在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宣传它,保护它。二、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很多数学老师感叹,数学学科整天跟数字、定律打交道,枯燥无味,不像语文、思想品德课有感人的事例,精彩的故事,数学教学中进

6、行德育教育是少之又之,其实不然,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民主、民族和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习题中也不乏这样的题型。例如在教学第六册的第七单元《奇妙的剪纸》时,我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生要明白: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间艺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就可以剪出一张脸谱,一颗爱心等等,教育学生从小要爱祖国,爱党,爱自己的民族。又4如教学第十册《圆的认识》时,学生认识圆的相关知识后同时渗透:圆是所有平

7、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之所以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而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民族团结精神和集体注意精神。又如我在讲评统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5~28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时,也抓住时机渗透了爱国爱党爱民族教育。教育孩子们应该向中国的体育健儿学习,学习他们拼搏、向上、为国争光的精神。三、渗透乐于助人、爱心奉献教育,增强学生奉献意识教会学生学会爱、感受爱、奉献爱是学校实践红色文化育人的基点,更是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在数学课堂上,可以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生活习惯。“勤俭节约、助人为

8、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应该得以继承和发扬。而现在有很多的同学都做不到了,不是他们不会做,而是没有想到,没有那个习惯,也没有那个概念。因为,有很多的父母在这个方面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社会是提倡的,企业是喜欢的,社会是需要的。那么,在这个情况下,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就非常关键。而在数学课本上有很多素材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勤俭助人方面的教育,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42页有这样的一道例题:同学们去收集矿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