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

ID:51192307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思考沙湾镇小学陈惠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堂如何恰如其分地体现这一教学理念?能否说数学课堂中教师提供的数学活动越多越好呢?是不是只要教师让学生参与活动就一定有效呢?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教学片段:【案例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操作活动,并给出这样的操作提示:1、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2、转化后得

2、到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3、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经过操作活动、交流讨论,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动手操作阔步走进数学课堂。从表面上看,学生动手操作了,参与数学活动了。实际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缺乏思维含量,没有自己的猜想和创造,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操作,学生只是做了一次“操作工”。至于这些操作活动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不得而知。这样的操作活动是为了得出某个数学结论,学生缺乏主动

3、探究意识,难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操作”,不过是课堂教学中展示“自主学习”的一张标签而已,学生只是成了解释教师所谓新的教学方式的道具。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中的操作活动应由学生的被动操作走向自主实践活动。【案例二】“平均数”教学片断师:根据三次测验情况,你认为谁的数学成绩较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小林827880小军638490小强968166生1:从总分看,小强最好。生2:从平均分看,小强最好。生3:小林最好,起伏不大,比较踏实

4、。生4:小军最好,他的成绩不断上升。┅┅师:大家能从不同角度评价这三名同学的成绩,谁还有不同意见?┅┅师:如果请你对他们中的一位说一句勉励的话,你准备说什么呢?生5:小军,慢不怕,只要勤奋,一定后来居上。┅┅感悟:平均数是统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计数据,让学生自己分析、决策,是统计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根据三次测验情况,你认为谁的数学成绩较好?”(类似还有“假如你是┅会怎样做?”“你对×××还有什么建议吗?”等等)问题设计很有必要,由于问题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答案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学生兴趣。激活情绪,学生无拘无束,展开想象,从中生发出“从不同角度去想”的思维方法和

5、与众不同的良好个性品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火候,当学生根据数据特征,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应该适可而止,而不应该用“谁还有不同意见”继续纠缠,致使学生醉于“节外生枝”,从而淡化了“数学味”,弱化了数学教学功能。其实,像“谁还有不同意见”这样一些“引导”,看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指向含混,针对性不强,所以往往启发不出有价值的思考。真正有效的引导,要善于把握问题的实质,既让学生有充分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也要让学生的思维沿着问题自身的逻辑渐次深入。否则,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案例三】“10的分合”教学片段学习10的分合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记忆10的分合,教师设计“找

6、朋友”练习:将1—9九张卡片发给学生,学生依次拿着卡片跑到前面,喊到:我是×,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某个学生接着跑到前面,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和×组成10。然后,两个学生手拉手跳一圈。(完成了9组分合用了6分钟)感悟: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多表现为直接兴趣。新颖、活泼练习方式无疑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但是,形式只有和内容结合起来,练习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大的效能,脱离了内容,刻意追求形式,形式就只剩下虚壳了。教学中为了练习几句“分合”,学生要从座位上跑到讲台前,还要记住比“分合”更难记忆的程序,这6分钟的收效究竟有多大?让学生听数伸指,效果

7、是否会更好?练习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势必导致形式主义,使练习的功效发生变异。我们不否认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本身就意味着教学中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但必须强调的是,数学课堂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仅靠形式上的效仿是无济于事的。数学教学力戒去掉了老传统,又出现了新传统。那么怎样促进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呢?这就成了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方面和追求的目标。一、教学设计应当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听讲、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自己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