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83548
大小:39.8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9
《谈诗说词之含蓄.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诗说词之含蓄 谈诗说词之含蓄(1) 含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风格。唐末司空图在《诗品》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二句形象地道出含蓄之义。清人沈祥龙也说过:“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也就是说,含蓄的风格是不把作者的意思明白说出,而是含在所写的形象里,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诗贵含蓄,忌直贵曲。中国古典诗词中尤以含蓄蕴藉
2、者为上。下面,谈谈诗词中表现含蓄美的十种手法。 之一: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即在描写景物中抒发感情,达到寓情于景的目的,从而使诗意含蓄,耐人寻味。例如《诗经-采薇》末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这首诗的末章写戍边士兵归途雨雪饥渴和痛定思痛的心情。一、二句回忆出征时的风光,“杨柳依依”写出杨柳枝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蕴含着征人和家室依依不舍的情感。三、四句是写归还时的景物,“雨雪霏
3、霏”写出大雪纷飞之貌,流露出征人归途遇雪而心中悲苦的情感。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特征,蕴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喜情感。正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又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五律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人着力描写了秋夜雨后山中的自然景色,抒发了悠然自得,迷恋山林的情怀。全诗写景生动,以景寄情,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4、 之二:托物言情 托物言情就是借咏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用托物取喻的方法寄托深远。咏物诗词所吟咏的对象是“物”,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咏物上,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妙处,总是境界不高。只有在咏物的同时,写出人物的情感,才会含蕴深邃。例如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当时诗人任侍御史,因上书论事触忤武后,遭诬陷而下狱。这首诗寄托遥深,
5、通过咏唱蝉的高洁,写出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首联用起兴手法,以蝉声引起客思。颔联运用典故,写秋蝉正对自己的白头哀吟。颈联物我合一,写秋蝉的遭遇,也是写自己的不幸。尾联以蝉的品性比喻自己的情操,表达了自己不为时人所了解的愤慨。这首诗由物及人,由人及物,于咏物中寄情寓兴,感情充沛而含蓄。又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为托物言情之作,既是咏梅,也是写人。
6、词人孤芳自赏,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傲和劲节。词旨深沉含蓄,从头至尾,处处写梅花,又处处不止写梅花;不见直接写作者的感情,却句句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诗云: 寓情于景表诗心, 雪月风花细咏吟。 托物言情生蕴藉, 辞中寄托旨尤深。谈诗说词之含蓄(2) 之三:理趣入诗 理趣入诗是指用诗来说理,诗意含蓄,别具韵味。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否则就要违背诗词创作的艺术规律。宋人多以议论为诗,如宋代理学家邵雍的诗:“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二句则是理语成诗,实质
7、上只是理学家的空泛议论而已。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曾指出:“宋人多数不懂得诗是要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那么怎样用诗说理呢?就是要在诗词创作中运用形象思维,做到理趣入诗。例如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一首凭吊古迹、歌颂蜀相的咏史诗。其中后四句是议论,评价诸葛亮一生德才和功绩,并指出其精神昭示后人。这些议论
8、不同于一般的抽象议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使读者联想到三顾茅庐隆中决策、扶植阿斗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积劳病死的许多故事,感情强烈,蕴含理趣,韵味悠长。又如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七绝是说理诗,是通过庐山形象来写的,却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哲理:陷于某种事情之中,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其真相。苏轼的好友黄庭坚曾高度评价此诗说:“非其笔端有舌,安能吐出不传之妙。”从中足见理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