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的含蓄

浅谈诗的含蓄

ID:21820393

大小:26.0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4

浅谈诗的含蓄_第1页
浅谈诗的含蓄_第2页
浅谈诗的含蓄_第3页
浅谈诗的含蓄_第4页
浅谈诗的含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诗的含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诗的含蓄    一,含蓄的内涵。它概括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某种审美特性。“含蓄,有人说是一种风格,有人说是一种技巧,我说两者都是,但‘天下之至文,莫妙于言有尽而意无穷’(苏东坡语),因此我以为它首先还是文学艺术所共同的一种艺术规律。一种普遍的艺术法则。它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风格和艺术手法.”(见李元洛著的《诗美学》第九章:尊重读者是一门艺术----论诗的含蓄美.)    含蓄是一切耐读耐看的艺术作品不可少的原素。绘画讲究象外之趣;音乐追求弦外之音;小说中的“冰山原则”;戏剧中的静场;电影中的空景头;舞蹈中的停歇;书法中的“希可走马”;篆刻中的“残破”;等等

2、都是艺术中含蓄的具体表现。    二,含蓄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诗学概念    1,含蓄概念的词源。含蓄一词较早见于唐释皎然的《诗式—辩体有一十九字》:“情,缘境不尽曰情;思,气多含蓄曰思,。”所谓含蓄,也即他在《重意诗例》中所说的:“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的命题。在这里,他虽然认识到“含蓄”的审美特性,但是,意思还很含混。    2,含蓄概念的形成。晚唐司空图,则在他的《二十四诗品》中专设〈含蓄〉一品。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绿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就此,含蓄一词成为中国古代诗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

3、这首以诗的形式品诗的诗品,开篇两句,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纯粹的诗歌美学命题,把创作中的艺术追求,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即超越作品的言、象系统而妙契“真宰”,与道沉浮,以直接把握美的境界。这是他对“含蓄”之境的审美特征所作的概括。清代孙联奎在其〈诗品臆说〉中解释说“不着一字,非无字也。‘不着一字’即‘超以象外’;‘尽得风流’即‘得其环中’。”(‘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都是《二十四诗品》中“雄浑”品中的句子)可见作为审美境界的含蓄,是以超越言、象之表而获得充分的审美自由,不是主观的随意臆想,它是以“真宰”的审美取向为创作灵魂的。“含蓄”诗境中的“真宰”就是美的本真或灵魂,它深蓄

4、于内,含而不露,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最后四句揭示了“含蓄”之境的创作规律。孙联奎在其〈诗品臆说〉中解释说:“浅深聚散,皆题外事也。四字总结万象。”,“万取,取一于万;一收,收万于一。”前者为审美选择,后者为集中升华,选择和升华的辩证统一,就是创造含蓄之境的基本规律。  3,含蓄概念的发展。宋代以后,“含蓄”概念的理论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着眼于言、象、意的审美关系。其二是把含蓄作为诗歌创作的独特审美规律。如宋代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引用梅尧臣的话说“诗家……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说

5、的是含蓄之意,超越言、象之表而自成就佳境,言者无心,会者有意,很耐咀嚼而余味无穷。宋代的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对“含蓄”作了较全面的理论概括。他说:“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黄庭坚)犹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白石道人说得很实在,便于我辈学习。后来清代的梁延(木丹)在他的《曲话》卷二中说“言情之作,贵在含蓄不露,意到即止。……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在论“含蓄”之时进一步强调“情”的作用,又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含蓄”的审美内蕴。又如清代的叶燮在他的

6、《原诗》中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叶燮的阐述又有所深化,他超越了一般言语文字的层次,深入到艺术形象思维规律来讨论“含蓄”的理论义蕴,又充分展现了“含蓄”作为诗歌审美范畴的重大作用。三,含蓄就是丰富。    诗歌是最集中,最凝炼的文学样式,它要求以最简约的篇幅表现尽可能深广的内涵,从有限中见无限,就必须高度讲究含蓄。真正的含蓄就是丰富。它直接形象单纯,间接形象丰富。元稹的《古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诗

7、人描绘的空间不大,可是一句“闲坐说玄宗”使人由眼前的现实蓦然回溯到遥远的过去,安史之乱前开元天宝时代的盛况,安史之乱中动乱流离的社会生活,以及诗人抚今追昔的沉沉感慨,那广阔深远的内容一齐包容在这廖廖二十字中,这真不能不令人叹服于它的精炼和含蓄。  《养一斋诗话》的作者、清代诗论家潘德舆认为这首短短的绝句,可抵上元稹自己的另一首《连昌宫词》的长诗。《诗薮》的作者,清代学者胡应麟认为元稹的《古行宫》二十字可可抵上王建的共二千二百字的一百首宫词。我们先不要去追究是否抵得上,只要领会其精神即可。下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