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精品资料】.doc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精品资料】.doc

ID:51144002

大小:1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9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精品资料】.doc_第1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精品资料】.doc_第2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精品资料】.doc_第3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精品资料】.doc_第4页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精品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精品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1、通过对周围环境屮微生物的观察,理解无菌操作原理,了解微生物的普遍存在性。2、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牛:物,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二、预习与参考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即使取很少量的样品也是许多微生物共存的群体。人们耍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首先须从混杂的群体中分离得到该微生物的纯培养。也就是说培养物中说有细胞只是微生物的某一个种或株,它们有着共同的来源,是同一种细胞的后代。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是分离纯化微生物和微生物计数的常规方法。这几种方法均不需耍特殊的仪

2、器设备,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进行,达到好的效果。三、实验内容1、配制肉汤蛋白月东固体培养基平板(每组15个)(1)牛肉膏5g;(2)蛋白10g;(3)NaCl5g;(4)琼脂20g;(5)自来水lOOOmLpH7.5,0.IMPa,121°C来菌20mino2、无菌生理盐水(1)250mL三角瓶中加入99mL0.9%NaCl(加20个左右的玻璃珠);(2)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niL0.9%NaCl(作10倍稀释用)。3、从土壤中分离和纯化微生物(1)釆土样选择较肥沃的土壤,铲去表土层,挖5-20cm深度的或特殊要求的地方土壤数10g,装入灭过菌的牛皮纸袋内,封

3、好袋口,做好编号记录,携回实验室供分离用。(2)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9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5iniri使土样均匀分散在稀释液屮成为土壤悬液(10-2)。用lmL的无菌吸头从中吸取0.5汕土壤悬液注入盛有4.5汕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振荡混匀(10-3)。然后再用同一支lmL吸头,从此管中吸取0・5汕注入另一盛有4・5汕无菌水的试管中(10-4),依此类推制成10-5,10-6,10-7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4、涂布用一支ImL无菌吸头分别从稀释度10-7.10-6和10-5的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I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

4、释度的肉汤蛋白豚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涂布时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分别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可转动皿底一定角度,继续涂布,直至均匀。每个浓度做3个平板。5、培养将平板倒置于37°C温箱屮培养48ho统计每个平板长出的平均菌落数。根据下面菌落计数方法,算出每克土壤中的细菌含量。6、菌落计数方法先计算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其中一个培养皿有较大片菌苔生长吋,则不应使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苔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苔的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菌落分布又很均匀时,可将此一半的菌落数乘2以代表金部平皿的菌落数,然后再

5、计算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1、带螺帽试管5支;2、牙签2支;3、5mL及ImL吸头2支;4、涂布棒2支;5、5mL及ImL取液器各一支;6、30°C和37°C培养箱;7、接种环、酒精灯和火柴;8、摇床。五、实验要求1、试管、牙签、吸头、涂布棒、取液器等实验前须灭菌。2、菌落计数时注意:3、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其稀释倍数即为该样品中的微生物总数。4、若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为30〜300,则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采取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取其中较少的菌落总

6、数。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6、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7、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六、实验报告要求各实验小组根据菌落计数方法,计算出每克土壤中的细菌含量。七、思考题1、如何确定平板上某单个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试验的主耍步骤。2、如果要分离得到极端嗜盐细菌,在什么地方取样品为宜?并说明理由。八、实验成绩评定办法方案论证与设计30%;方案实施20%;解决问题的能力20%;实验结果20

7、%,实验报告10%。精品资料,你值得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