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13381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8
《案例分析吴文英《浣溪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¾¾吴文英《浣溪沙》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南宋词人,与南宋时期那位写出被陈廷焯评为“精金百炼,……几欲空绝千古”(《白雨斋词话》)的《玉京秋·(烟水阔)》词的周密(字公瑾,号草窗),并称“二窗”。前人评吴文英,谓“词中之有吴文英,犹如诗中之有李商隐。” 本词上片起句“门隔花深旧梦游”点出“梦感旧游”的情境,二、三两句则运用意象并置,写出梦中所见。沉默的夕阳,带愁的
2、归燕,这两个意象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渲染了一种别离的气氛。纤细温软的小手正掀动精巧的帘钩,是迎接,还是送别?或者只是无意中的举动?反正它在诗人心中留下了一个深深的不可忘怀的印象,使读者能够想象出一个温柔多情的女子,一场伤心而甜蜜的约会。纤手搴帘合以夕阳归燕,似真似幻,亦真亦幻,朦胧飘渺而耐人品味。词的下片则借写景述怀人之思。“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两句,既是写景,同时也可以被看成是两个隐喻性意象。柳絮无声落地,就像春天的哭泣,其实也隐喻离别时刻姑娘的哭泣;云的阴影遮住了月亮,好像月亮害羞不肯露面,其实我们也可以由此想像到
3、那位女子以帕遮面的形象。这两句诗将现实与追忆、写景与怀人细密工巧地融汇在意象的描绘之中,象外生象,言外传情,也使结句“东风临夜冷于秋”有了依托。陈询《海绡说词》评点吴文英的这句诗,指出“‘秋’字不是虚拟,有事实在,即起句之旧游也。秋去春来,又换一番世界,一‘冷’字可思”。这里解“秋”字不是虚拟,而是实指旧游的时令是在秋季,如今的“梦感”则在春日,虽有过实之嫌,却也不无道理。在这东风临夜的春日梦感旧游,当日情境在梦的幻觉中历历在目。一梦醒来,那离别的伤感和怀人而不得见的愁思,自然更胜于当初。由是在诗人的感觉中,这和煦温暖的春风比当初
4、那凋伤万物的秋风还要冷透肺腑。这一“冷”字情余言外,的确令人“可思”且品咂不尽。何以下片一、二两句的写景,也可以被我们解读为隐喻性意象呢?是这首词所设定的情境,赋予了这两句诗的隐喻性意义。这首词是一首梦感旧游之作,由首句的“旧梦游”,我们可以确定上片描绘的夕阳归燕和纤手搴帘正是梦中所见之旧游情景。夕阳西下、雨燕归巢时候的那一次伤心而又甜蜜的约会,约会时节的相见和相别,凝结为“玉纤香动小帘钩”这一意象,烙印在诗人心底,且不时浮现于诗人的眼前、梦中。正是这一情境设定,使我们不能将下片一二句仅仅看成一种眼前之景的描写,甚至也不能将这两句
5、诗仅仅看成一种简单的借景抒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自然是在写景,而两句写景也自然有情,但从上片的情境设定,我们也能从这两句写景中,看到诗人一梦醒来之后,由梦中之象、眼前之景引发的对于那次不能忘怀的约会的追忆。离别时候女子遮面堕泪的形象与眼前之景幻化为一,并将前者通过眼前之景的描画写出。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这两句诗写到的如春雨纷扬飘落的柳絮(杨花)和在云中欲露还遮的明月,本身就使人很容易会想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花、月人面的传统比喻。这也是赋予这两句诗特殊意义的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引导我们去寻索这两句诗的隐喻性意义。作为隐喻,本体虽然
6、没有在这两句诗中明确点出,但是,由于这首词的整体语境的作用,我们又确实可以想象到本体的存在。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注此写彼”¾¾比喻中的最高境界,也是诗的最高境界。而我们能够由“此”见“彼”,则全赖诗中提供的语境的支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