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妙悟说.doc

教学素材妙悟说.doc

ID:51107501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8

教学素材妙悟说.doc_第1页
教学素材妙悟说.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素材妙悟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妙悟说“妙悟”说是严羽美学理论中突出审美主体、弘扬自我性灵的最具独创性的命题。这是宋代禅宗美学在诗歌理论中结下的硕果。“妙悟”说,主要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上弥漫的一股“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恶劣风气,特别是针对江西诗派的雕琢剽剥与四灵、江湖派的步趋晚唐,规模窄小的陋习有感而发的理论主张。   何谓“妙悟”?《诗辨》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语……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可见“妙悟”一词是取自佛教禅宗。“妙悟”是禅宗僧徒领略佛理的思维方法

2、,严羽借用来表达他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思考。以禅喻诗,是严羽《沧浪诗话》的一大特色,严羽自己也说:“以禅喻诗,莫此亲切”。   禅宗教徒的修行称为参禅,即“妙悟”,它要求修行者将散乱的心念集定于一处,凝思结想,摒除一切杂念,在这样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凭借直觉对佛理达到一种豁然贯通的领悟,“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真性,一悟即至佛地”。这就是“禅宗”的“妙悟”的含义。禅宗的“妙悟”说起来似乎很神秘,很玄虚,这是因为他们悟道的表征只是“拈花微笑”,结果却难以言传(不立文字)。但是,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却是有心理依据的,说到底是一种幻觉状态,是一种直觉,它和创作过程中的意识状态是相似的。严

3、羽正是体悟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说“诗道亦在妙悟”。   诗人的构思也是在精神高度集中的前提下(未必都是显意识的,更多的也许是表现为潜意识的运行)获得一种意象(诗境),但需要进而传达出来(即写下来的诗)。严羽的所谓诗道妙悟也就是这个意思,显然这就是所谓“灵感”。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别材”指的是诗人独具的一种材质,这种材质和读书明理、读书少并无必然的联系,大学问家并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诗作,这是众所周知的。这种材质严羽称之为“妙悟”,用严羽的例证来说:“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退之之上

4、者,一味妙悟而已。”有了这样一种才能,诗自能选择特殊的题材来形成特定的意象,从而表达特定的情感。“别趣”,就是严羽在下文所说的“兴趣”。严羽论诗是以盛唐为宗的。他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这里,严羽用诗化的语言来界定。是要告诉我们:诗要传达的是一种“兴趣”,这是一种“情性”范畴的存在(“诗者,吟咏情性也”),而不是议论,也不是靠推理能得到的(“不可凑泊”),因为判断和推理要求语言具有明晰性,而诗歌却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那么,怎样才能得到这种“兴趣”呢

5、?答案便是“妙悟”。至此,“妙悟”的本质也就明确了,这便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它不是判断,不是推理,乃是“脱净了意志和思考的心理活动”,也就是直觉。   直觉,是真正的艺术思维方式,是审美的。它是一种过程,而灵感是这一过程的高潮点。严羽的“妙悟”说实际包含了这两方面的意思。当然严羽的“妙悟”说还比较粗疏,不能说等同于今人所说的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