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D3-L14-两种“复仇”的境界.doc

教学素材D3-L14-两种“复仇”的境界.doc

ID:51107415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8

教学素材D3-L14-两种“复仇”的境界.doc_第1页
教学素材D3-L14-两种“复仇”的境界.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素材D3-L14-两种“复仇”的境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库第14课两种“复仇”的境界在鲁迅看来,健全的个体应该是强大的、独立的、自由的。当异己的力量压迫个体的时候,个体与其苟活而生,不如复仇而死。《故事新编》中的《铸剑》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以弱抗暴,最终同归于尽的复仇故事。……眉间尺与宴之敖者正是鲁迅一贯的复仇精神的外化。自然,这种复仇方式痛快淋漓,令人扬眉吐气。但鲁迅独特的思维方式促使他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继续思考:复仇之后怎样?也就是说复仇达到了怎样的效果。令复仇者始料未及的场面出现了:王后、妃子、老臣、太监、武士,直到普通百姓,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复仇的过程中去,而是作为旁观者,看着骇人的场面“皮肤一粒一粒地起栗

2、”,“然而又夹着秘密的欢喜,瞪了眼,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后又以闹剧的形式收拾复仇的结局——拣选国王的头骨和浩浩荡荡的“大出丧”。复仇者心中神圣的悲剧一下子戏化为旁观者眼中的闹剧,复仇本身所具有的庄严与崇高的意味忽然间消解殆尽。这是鲁迅的深刻之处,也是作为启蒙者的一个颇为悲凉的发现。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复仇的意义。复仇者能消灭一个具体的人或一股具体的势力,却无法摆脱弥漫于四周的由旁观者构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而这恰恰是更为强大,更具腐蚀性的“仇敌”。鲁迅眼中的复仇开始复杂起来。在收于《野草》中的两篇同题为《复仇》的散文诗里,鲁迅把复仇的矛头指向了这种纠缠他一生的“无

3、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考察两篇《复仇》,我们发现鲁迅所谓的“复仇”与常规意义的“复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有意的意义背离丰富了鲁迅式的复仇内涵,一方面包含了鲁迅对由旁观者构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深刻痛恨,一方面又显示了由于被复仇者恰恰是被拯救者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分裂。可以说,两篇《复仇》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奏。《复仇》把复仇者置于一个无形的精神高地,以胜利者的姿态鉴赏旁人,但这不免愤激而且也不可能。于是鲁迅在《复仇(其二)》中干脆把复仇者拉到一个被围攻的低谷,用“玩味”来实现复仇。看似把复仇者退了一步,却将复仇的主题深入了一步,显示了鲁迅的彻底与坚决。选自孙文辉

4、《复仇与拯救——鲁迅<复仇>与<复仇(其二)>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20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