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ppt

《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ppt

ID:51105263

大小:466.5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18

《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ppt_第1页
《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ppt_第2页
《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ppt_第3页
《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ppt_第4页
《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游褒禅山记素材运用《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所写的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游记一般是记作者游览参观某地的所见所闻,以记叙山川景物为主,但这篇散文却是以游山为喻,告诉我们一些深刻的哲理。我们要抓住这些哲理进行挖掘素材并应用到相关写作中。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写作的借鉴。这篇课文借记游发议论,所发议论在今天来看已为常识,再去深究并无必要。但这是一篇典型的话题式文章,即由一个故事,一段传说,一处风景,一件小事,而引发出对为学、为人、甚至是对生命的大思考。读这样的文章,关键要寻找“话题”(事件、故事)与“议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拿这篇课文来说,就是要探究“游山洞”与“做学

2、问”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将两者所有的因素一一列出来,很容易便可以找出各自的对应部分:山洞——(学问)前洞夷以近游者众——(学问平易浅尝辄止者众)后洞险而远至者少——(学问精深处求之不易故至者少)景色平淡——(无价值或价值不大的学问)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博大精深价值大)游前洞——(求平易之学问)游后洞——(求精深之学问)探险而远之志——(求学之志)随欲出者以怠——(在困难前面或因议论而止步者)游洞之力——(求学之力)物(火把)——(求学之客观条件)力足以至而未至有悔——略尽志而不能者无悔——略仆碑上的文字导致以谬传谬——(求学应深思而慎取)于写作上的借鉴意

3、义在于:面对一个“话题”(故事或事件),应在对话题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将其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列举出来,寻找最关键的几点,然后再与自己的观点一一对应。二是个案与类属的关系。这篇文章在艺术特色上与前面所学的文言文有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叙述平实,逻辑严谨,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强。这种风格与作者王安石的政治身份有密切关系。现行课本上所收录文章不外乎是这样几种:文人的文艺作品,文人的议(政)论文,政治家的文艺作品,政治家的议(政)论文,应用文。此文属第四种,是政治家的议论文。中国历史上,做官的文人不少,但像王安石这样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文人却不多,所以王安石其实也是一名杰出的政治

4、家,可以归到政治家一类。于是可以将这样的一些文章拿来比较:《过秦论》、《谏太宗十疏书》、《滕王阁序》、《沁园春·雪》、《改造我们的学习》(注意这些文章的文体与作者的身份)等等。我们要学完一篇文章后,然后给这篇文章定位归类,再去寻找同类的文章来研读(注意: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同一篇文章分入不同的类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位导游,带领四人进一溶洞探险。他们愈走愈深,愈深愈难走,但所见景观愈奇妙。这时,游客之中有一位不想往前走了,就说:“不出去,火就要灭了。”于是,这五人都一道出来了。结果,这个洞还没有走到十分之一。出来后,他们都觉得还有力

5、气可以继续前行,看火把也还足够探险照明。于是,四个人都责怪那个嚷着要出洞的人。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寓意:1、轻信别人的话,结果半途而废;2、没有高远的目标,就没有行动的动力;3、畏惧艰难,就不能达到目标;4、成功,离不开坚定的意志(或志向);5、好风景不易到达;……半山同学知道,他现在可以写的话题就是“轻信别人”、“目标”、“成功”、“意志”等话题。但是,半山同学最终选择了“成功”为话题,因为,他认为,对于成功,他比较有把握写成文章。“山洞探险”是一个旅游问题

6、,而“成功”却是一个人生问题,这其实把山洞探险之路抽象为人生的追求之路。人生之路与山洞探险之路都有相同的结构,那就是,都会有艰难险阻,于是,由山洞探险之路,“悟”到人生追求成功之路,其实就是一种相似思维,或者说就是一种比喻。这种“悟”或比喻,已经有了高妙的立意境界,只不过,这时的文章立意还没有完成——仅仅是确立了话题。现在,已经有了话题目“成功”——要以“成功”为话题作文,就还需要针对“成功”继续提问:1、成功是什么;2、成功的原因;3、成功的意义;4、成功的措施;最后,半山选择了上面第二个提问,即分析成功的条件——原因分析。成功有哪些条件呢?有客观条件——外物,力量;有

7、主观条件——意志(志向)等。以话题为果,追问其存在之因,这样的文章立意,就是深刻境界。现在,半山可以下笔行文了。志不坚,行不远有一天,我与四人进入一个山洞旅行。我们越往深处走,行进就越难,但是,看到的景观却越奇异。这时,有一个人说:“不出去,火就要灭了。”于是,我们几人都一道出洞了。估计,我们走的深度,还没有走过洞的十分之一。出了洞时,我的体力还很充沛,看火把也还足够照明。这时,有人责备那个嚷着要出洞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没有尽旅行的乐趣。唉,我真佩服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鸟兽的观察,往往有自己的心得,这是为什么呢?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