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出版物发展史.doc

【精品】出版物发展史.doc

ID:51078594

大小:6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18

【精品】出版物发展史.doc_第1页
【精品】出版物发展史.doc_第2页
【精品】出版物发展史.doc_第3页
【精品】出版物发展史.doc_第4页
【精品】出版物发展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出版物发展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出版物发展概述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博大精深的文字记载中留下了永恒的光彩,数量宏富的文字典籍,汇成了人类文明进步奔流不息的长河。出版物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光大的工具。出版物的实体是物质的,但它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承载物,中国的出版物在累积、保存、发展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得以不断完善、创新和发展,不仅为中华文明,也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古代出版物发展概况从甲骨图书的产牛,到纸木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这历史进程中,图书从形成到内容都在不断变迁。他们是甲骨的书、青铜的书、砖头的书、竹木的书和绑帛的书,一

2、直到后来的刊印书籍。这些古代出版物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而而。1、甲骨文书甲骨文书是中国初期书籍形式之一。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殷朝(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人乃至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人,都很重视占卜。举凡征伐、狩猎、畜牧、农事以及灾害、疾病、祭祀等,进行之前通常都要求神问卜。甲骨便是用于占卜的工具。占卜之前,将龟腹甲和牛肩胛骨进行刮削整治,然后在龟甲或兽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或凿出棱形的浅槽。占卜时把要问的事情先向上帝讲清,而后用烧着的木枝在深窝的中间或浅槽的边缘烫灼

3、,于是在甲骨的正面就会出现不同形状的裂纹,这就是卜兆。据说上帝的旨意就从这些卜兆中显现出來。卜人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横斜、隐显等判断吉凶。占卜完毕,把占卜的时间、卜人的姓名、问卜的事项、占卜的结果以及事后应验的情况等,用文字记刻在卜兆的附近。这种文字就称为甲骨文。距今大约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有文化的上层人物,已有利用甲骨进行占卜和刻写占卜记录的习俗。这些以甲骨为文字载体的甲骨文书,具有起源吋期书籍的意义,故历来书史研究者把甲骨刻辞看成是中国书籍的初期形式之…。2、青铜器铭文青铜器是古代上层人物的生活器具,大约行用于商、周至西汉。青铜器铭

4、文,亦称金文,就是指铸刻在这种青铜器物上的文字。青铜器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食器及其他日用器具。这些器具当时大都是统治阶级贵族的专用品。特别是其中的礼器,也称为“吉金”,像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鼎,就被贵族视为传家宝和国家权力的象征,所以也称为“重器”。春秋战国时期,凡消灭一个国家,一定要“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以示权力的转移。那时的贵族凡有重要文件需要长期保存或有重人事件需要永久纪念,就铸造一件青铜器,把文件或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早期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比较简单,有的只记姓名,有的只记年月。后来文字逐渐增多,有的甚至成

5、了专门的文件或事件的记载,如著名的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史啬盘等,就都有较长的铭文。至于春秋末期郑国、晋国铸造的刑鼎,则简直是古老的法典了。今存最早的铜器铭文属于商代。西周时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改进和改良,铜器铭文步入全盛时代。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传统形式的铜器铭文已很少见。六朝以后,铜器铭文不再流行。商、周铜器铭文,尤其是内容比较丰富的周代铭文,是研究当时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此类铭文有的是通过铸造,有的是通过雕刻而成,商代和西周的铭文i般是镌刻于器皿之上的,较晚的铭文也有雕刻而成的。铭文不断演变成各种文体,统称“钟鼎文字”。在文字上叫做“箍文

6、”、“古文”或“大篆”。最晚的是“秦篆”一一“小篆”或“汉隶”。字的大小,一般为2厘米见方,但也有呈椭圆形或更大的字。文字基本按从上到下,自左至右的形式排列。青铜器本身有其固有的用途,铸刻在上面的文字也只是档案性质的资料,尚不具备正规书籍的涵义与性质。但青铜器作为一种文字载体,传播了历史事件和古代知识,又起到一定的书籍作用,故历来的中国出版物历史研究者把青铜器铭文视为中国书籍的初期形式之一。3、玉石文书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供人阅读和拓卬。石头乃天然之物,来源甚广,乂大乂重,难于毁弃,刻写面积大,易于模拓,因

7、此石头便成为了一种理想而廉价的书写材料。自秦汉以后,在记功、追远等方而,石刻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儒家、释家、道家等也常讲经籍刻在石头上,以其为定本,留存久远。中国古书中说“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证明石头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青铜器一样,都曾经做过文字载体。早期石刻文学流传下来的很少,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写刻于石片、玉片的“侯马盟书”,陕西出土的刻有600多字四言长诗的10个石鼓,是春秋战国时期石刻文字的遗存。早期的石刻文字,最多是某种事件的简单记录,尚不具备正规书籍的涵义与概念,故历来的书史研究者都把它们称为中国初期形

8、式的书籍。但自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雕刻“熹平石经”以来,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有“正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