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组织领导与激励.ppt

教育组织领导与激励.ppt

ID:51026818

大小:658.0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20-03-17

教育组织领导与激励.ppt_第1页
教育组织领导与激励.ppt_第2页
教育组织领导与激励.ppt_第3页
教育组织领导与激励.ppt_第4页
教育组织领导与激励.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组织领导与激励.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林新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教育組織領導與激勵大綱教育組織領導意涵教育組織領導理論教育組織領導的層面與類型教育組織領導原則教育組織激勵的意涵教育組織激勵的原則何謂「領導」?「領導」一詞就字面而言,係指「引導」或「明示工作方向」的意思,亦即引導團體成員向目標的方向邁進,期能達成共同的目標。學者專家對「領導」下的定義泰德(Tead,1935)領導是影響人們齊赴他們所欲追求之目標的活動。史托迪爾(Stogdill,1950)領導是影響人們努力訂定並達成目標的一種過程。韓斐爾、庫恩斯(Hemphill&Coons,1957)領導是一種引導

2、群體活動以達共同目標的行為。賀賽、布蘭恰德(Hersey&Blanchard,1982)領導是領導者企圖影響他人活動所展現的一種行為型態。學者專家對「領導」下的定義羅虞村(民75)領導是領導者在團體交互反應的歷程中,引導追隨者共同達成某一特定目標的行為。謝文全(民76)領導是在團體情境裏,藉著影響力來引導成員的努力方向,使其同心協力齊赴共同目標的歷程。黃昆輝(民77)教育行政領導乃是教育行政人員指引組織方向目標,發揮其影響力,以綜合成員意志,利用團體智慧,及激發並導引成員心力,從而達成組織目標之行政行為。吳定(民85)領導是指在

3、一種特定的情況下,領導者影響部屬,使其有效達成目標的過程。何謂「教育組織領導」?「教育組織領導」是教育人員在教育組織的情境裡,藉著影響力來引導教育人員的努力方向,使其同心協力齊赴教育目標所表現的一種行政行為或歷程。此一定義包含下列五項要點:一、教育組織領導產生於教育組織的情境裡教育情境至少由兩人(領導者、被領導者)或二人以上所構成。領導者透過團體的歷程,溝通觀念,以建立共識。唯有在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交互反應中,領導的行為方得以產生。任何行為者有動機存在,就是有目的存在。教育組織領導者領導一個團體或組織,採行某些領導行為,其目的在

4、於設法達成教育目標。二、教育組織領導的目的乃是引導達成教育目標三、教育組織領導是一種影響力發揮或作用的型式「領導的作用」在能影響到別人的行為,以便糾合成員意志,利用集體智慧,激發、導引組織成員的心力,以達成共同的目標。影響力:使別人服從的力量四、教育組織領導的功能乃在促使教育 組織目標之達成與成員需求之滿足領導即是一種倡導行為,因而領導者宜採取主動,以誘導成員表現出所期望的行為,從而達成組織的目標。領導者亦應注意成員的動機和需求,以促使其積極參與,俾獲得成就感和心理滿足。教育組織目標之達成與成員需求之滿足兩大功能,應兼籌並顧,教

5、育組織方能獲得穩健的發展。教育人員為了達成教育的目標,在領導過程中乃表現出種種行政行為,以激發成員團結和諧、互助合作,實現教育的理想與目標。五、教育組織領導是教育人員為達成 教育目標所表現的一種行政行為或歷程教育組織領導理論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轉型領導與互易領導情境論整合論道德領導特質論時期:約1910~1945年(二次大戰)間重心:領導者的特質主張: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領導者,領導者必須具備某些異於普通人的特質,才能發揮其影響力領導同仁。缺點:以偏概全,忽視了不同情境的因素。史托迪爾(Stogdill,1969):與領導有關的六

6、大因素1.能力智力、機智、語言流暢、原創性、判斷力2.成就學識、知識、運動成就3.責任可靠性、進取心、毅力、積極性、自信心、超越他人的慾望4.參與活動力、社交能力、合作性、適應力、幽默感5.地位社經地位、聲望6.情境追隨者之心智層次、身份、技能、需求與興趣、所要達成的目標行為論時期:約1945~1960年間重心:領導者所表現的領導行為主張:領導就是組織成員、分層負責、建立制度、強調溝通、參與、重視同仁福利、關懷同仁等,帶領同仁完成組織目標。領導行為描述量表(LeaderBehaviorDdscriptionQuestionnai

7、re)倡導者:Halpin(1957年)兩大層面:倡導與關懷倡導:此種領導行為係指領導者能劃清與屬下間的職責關係,確立明確的組織目標和型態,與建立工作程序、溝通管道的行為言。關懷:係指領導者對於員工的感覺能有所意識,並建立友誼、相互信任、與溫暖氣氛的領導行為而言。LBDQ研究的四個象限高倡導低關懷高倡導高關懷低倡導低關懷低倡導高關懷倡導關懷低低高高問題:並未發現固定最佳之領導方式沒有一種固定的領導方式可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情境。權變論代表人物:Fiedler(1967年)主張: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個人人格(需求、動機等」與所處情境的交互

8、產品,故領導必須因人因事因組織而異。重點:1.領導者的動機取向2.情境有利性1.領導者的動機取向關係取向:以改進與僚屬的關係為第一要務;當其處於不明朗或陌生的環境中,會先試圖得到僚屬的支持,然後才論及任務的達成。工作取向:先強調制度與法紀,以達成目標為第一優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