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98268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蜀道难公开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蜀道难》教案高一语文组梁红娣【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2、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二、教学难点: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教学方法】1、朗读法2、点拨法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4、多媒体影音【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
2、新课 让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回忆其语言特色(梦境、不受约束自由想象,浪漫,潇洒….) 目的:由词带学生入李白的诗歌世界,营造诗意气氛,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简介3 结合学过的李白诗歌,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做一个简要的概括,了解诗人的个性及创作风格,为阅读诗歌作准备。另外必要的背景提示,就像卫星定位系统一样,有助于我们锁定目标。3、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引导学生参照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诗意,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诵读中断句和语气上的错误。结合练习第一、三题,提醒
3、学生体味这首诗的韵律美,可划出韵脚及一些容易破读(读错)句子的节拍。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4、研读全诗,重点感悟1、提问二: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是什么?(讨论) 明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4、—这是一个感叹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2、提问三:作者写《蜀道难》,有无深刻的寓意?(讨论,交流) 明确:关于本诗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说: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没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经。因此说缺乏根据。 三
5、说: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此说也属臆测。33、讨论: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不几失之凿乎?”对此说,你持何态度? 点拨:不妨结合此诗具体内容,尤其是第二、第三节内容加以思考。 明确:胡震亨的说法很有道理,“言其险,更著其戒”,七字尤其下得准确。如据文直解并联系安史之乱前后蜀地动乱频仍的情形,就可以看出诗人的用意很
6、可能正是这样。4、诵读全诗,感悟其思想内容。5、布置作业:(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说说你对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理解,下节课上进行师生讨论【板书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 高 蜀道来历 难行 蜀道高峻 二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