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72945
大小:20.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6
《研修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研讨课一、活动主题的确定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的必要手段。为此近几年我们对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突出通过有效练习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结合,通过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来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将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结构把练习分为三种类型,既课前的引新练习、课堂教学中的尝试练习、课后的巩固练习。对于课前引新练习必须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
2、上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而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这类练习所起作用主要是在新旧知识间架桥铺路的过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类练习要求量少而精,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设计的依据要紧扣教学内容,围绕重点设计,目的是将所学知识的难点进行有效分散,为实现已学知识到新学知识的转化创造条件。这类练习题的设计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完成这类练习的形式主要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基础上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集中讲解。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尝试练习是在学生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随机练习,这类练习一定要体现出它的灵活性、随机性和多样性。练习的内容可以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而设计,也可以是根据
3、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掌握知识情况而设计。练习可以是口头练习,也可以是书面练习,还可以是学生板演练习等等。这一系列的练习实质上是学生进行探究、摸索规律的尝试练习。完成这类练习的形式主要是运用激疑设问、动手操作、引导观察、组织讨论、面批练习等方法,从而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来体验和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要保持保量完成这类练习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于巩固练习实质上是学习新知识后要完成的练习。这类练习内容要全面,设计份量要适中,练习题层次要分明,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设计这类练习要求教师要依纲扣本、把握重点和难点设计有梯度的巩固练习。这类练习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对此,教师要尽量当堂面批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因此,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确定了这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主题为“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研讨课”。二、教研活动目标研讨的目标一是通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设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二是提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是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四是运用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法,创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参与人员及分工⑴ 理论学习、师生调查问卷组组长:成员:分工:进行教师和学生对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认识的调查,(见附件)以及
5、相关理论整理并进行理论学习讲座。⑵ 实践组成员:分工:备课及现场授课。⑶ 评价组组长:成员:分工:设计检测题,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现场分析反馈教学情况;收集并整理与会教师对本次活动的问卷反馈。⑷ 研讨组成员:与会全体成员。组织人:各组组长分工:参与现场研讨,发表意见。四、具体步骤:本次活动的思路是以案例为载体,结合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呈现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调查---学习——上课实践——研讨——后续网络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活动内容及时段安排:内容负责人时间时间安排课堂练习有效性
6、问卷调查40分钟专业引领: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40分钟集体备课120分钟公开课40分钟课堂练习有效性检测10分钟现场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其他教师补充。60分钟评价组反馈30分钟网络教研全体数学教师 第一阶段:调查会诊这一阶段的目的是通过课堂练习有效设计师生调查问卷,(见附件)征求学生对教师课堂练习设计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师对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认识水平。形式是以调查问卷进行,由王跃兵老师负责进行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向全体数学教师汇报。第二阶段:专业引领由王跃兵老师承担“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研究”理论讲座,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地点多媒体室,会议记录郭建礼。第三阶段:研讨课准备1、确定研讨课内
7、容由王跃兵老师负责,依据课堂练习有效设计调查问卷分析,确定研讨课的内容。2、集体备课由郭建礼老师负责,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以主讲教师吴秀荣老师为中心,发挥其他教师的智慧进行集体备课,形成研讨课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的落脚点放在课堂练习设计中的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练习设计就要顺应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一是练习的难度不应保持在一条线上,而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二是在同一问题情景的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