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68293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6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林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坐井观天》教案城北区光明小学林琳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2、情感价值目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和喻意。 2、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读议结合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 大话 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研读青蛙和小鸟
2、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4、初步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两次对话。教学难点: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小”。教学准备:板画水井贴图 词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集体背诵《识字四》。 2导入新课《坐井观天》。二、初读课文1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2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3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 )和( )争论( ) 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反馈出
3、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 ),小鸟的观点是(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2理解“井沿”,识字“沿”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井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教师手指桌沿)那么这是?----桌沿学生给“沿”组词。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给“落”换词。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
4、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四)研读第二次对话,争论的要点1.理解小鸟的观点1) 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无边无际)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2)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教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教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 )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2.理解青蛙的观点。1) 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2) 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它其实想说的的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
5、用飞那么远)。3) 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和“?”的变化。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 听了青蛙的话,你心里一定有了问题了。(预设:青蛙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5) 探究青蛙的观点的形成原因问得好。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启发学生想办法获得青蛙的“体验”。或者自己引导A抬头看看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了方方正正的一大片,但是再把纸卷成筒状看看天花板?你又看到了什么?)B再观察一下课本插图中青蛙所处的位置,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
6、了…….)。6)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话,读好“!”和“?”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四.写字:沿 抬 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2发挥想象续遍故事。3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学准备: 词卡教学过程:一、识字,复习导入1、读生字卡片 :井沿 大话 弄错无边无际识字:信 给信组词,了解“信”的意思。再用字理识字法观察信字的部件构造,记住“信”字,比如说:要“言”而有信;比如说“信”就是把要说的话,把语言写到纸上,传递给别人…… 2.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2.3.4.5自然段。二、学习第三次对话。1) 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
7、样吗?2) 同桌分角色朗读,讨论一下小鸟和青蛙各自在笑什么。3) 反馈:预设: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小鸟笑青蛙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关注生生评价。三、提炼“坐井观天”的寓意引:课文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到底是谁弄错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